面对孩子的“作业”,很多家长甚至比孩子还头疼。如今,很多作业需要家长一起参与,每天的作业还要家长签字。

之前就有这样的新闻:一位妈妈给自己的女儿辅导作业时,被气的不轻,于是在朋友圈里发文:说自己女儿有房有车有保险,以后结婚给嫁妆包酒席,可以不要彩礼,礼金全给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能不能现在就接走,把作业辅导一下。

一位拥有儿子的家长马上接招:我也想说,亲家呀,你在哪里呢,快来把你这半个儿子领走,你们也省得再生二胎了,你们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此子五官端正,身材匀称,聪明活泼,唯一缺点就是不喜欢写作业,现在还在受骂中,希望亲家领回去加以管教!永不反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则让人忍俊不禁的新闻,虽然带有几分戏谑,但却反映出面对孩子“做作业”,家长们是多么的“无助”。很多时候即便家长使出“浑身解数”,还是不能督促孩子好好写作业。

孩子做作业存在的问题,无非是质量和效率两方面。而面对孩子的“拖拉”是家长们最头疼的问题。

对此,优秀的父母会怎么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反思自己

美国黑人作家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当你的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慢到让你“无法忍受”的时候。请你先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也有拖拉的习惯。

同事小王每天下午会打电话督促女儿做作业,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她女儿的“拖拉”,小王常常抱怨女儿总是磨蹭到很晚还做不完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旁观者清,小王就是一个很拖拉的人:一项工作明明三分钟就可以完成,小王能干上三个小时;拿到工作第一反应就是先放放,等到截止日期才着手;如果有工作需要与“兄弟单位”交流,小王会用半小时聊天,而说工作的时间不过五分钟。

在此,也不得不说说小王的父亲老王,老王同样很拖拉。比如,老王评职称会在系统将要关闭的当天才着手提报材料,之前总是不着急的。

不禁感叹:原来“拖拉”也是会“代际遗传”的!

所以,当你想抱怨你的孩子的时候,先把自己“拖拉”的习惯改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不吼不叫、不着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甚至有新闻报道一位妈妈陪儿子写作业气到脑梗住院。这是何苦来哉!

孩子越是拖拉,父母越不能着急,更不能“大吼大叫”。这样做不仅改不掉孩子拖拉的习惯,反而让孩子反感,于孩子的教育没有一丝益处。

很多家长对待同事、朋友彬彬有礼,而面对自己的孩子却“一点就着”,没有半分的耐心。其实,这样做恰恰做反了。

杨绛曾说,“女儿是我平生唯一杰作”。都知道孩子之于父母才是最重要的,但生活中却有很多父母不给这个最重要的孩子一点耐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其他的事情都知道要控制情绪,但对于自己的孩子却随着自己的性情做事,一遇到问题就着急,没有半点冷静,动不动就对孩子发脾气。其实,这样的父母本身就是不合格的父母,也根本没有资格责备孩子。

在圆桌派《原生家庭》这一期中武志红讲到:“想要体验做皇帝的感觉特别简单,生个孩子就可以了,想怎么对待都行。然后道德舆论和文化,包括父母,包括孩子都可以说这么做都是为了爱你,这不胡扯吗?很多时候父母就是在干一件错误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禁想到了《带一只蜗牛散步》,“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孩子是我们在这世上看过的最可爱的人,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不陪孩子写作业,把作业还给孩子

现在有种现象仿佛作业是给父母做的,每天父母不仅要督促孩子写作业,还要陪着孩子写作业,甚至写作业还有物质奖励。而父母管的越多,越剥夺了孩子的主动权,让孩子误以为作业是给父母写的。

尹建莉说过:在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如果总是控制孩子的主动性和成就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一个好的习惯;如果经常让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内疚感,他就会在这方面形成坏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待孩子的作业也是一样的。这本来就是孩子的任务,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可以提醒一下:应该做作业了。但如果孩子还是拖拉,不防放手一次。多数孩子是要完成作业的,孩子拖拉到很晚,自己也会着急。如果做不完作业,老师会批评,在同学面前也“影响形象”。这样孩子才能意识到拖拉的危害,之后就知道自己调整了。

把孩子的作业还给孩子,孩子才能真正的把作业高效率、高质量的做好。做完作业,孩子就会主动过来找你签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养成写作业的好习惯要趁早

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引导,而不是督导。毕竟,孩子还小,自制力差。在孩子一升入小学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写作业方面的好习惯。如果家长错过了这个时间,可以在寒暑假开学或者孩子某次考试之后,抑或其他合适的机会引导孩子。最好不要盲目的要求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来说,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这些好习惯:

一放学,先完成作业,再做其他事情。告诉孩子“先苦后甜”,做完作业再玩,那样玩的尽兴;而先玩再做作业,那样在玩的时候还的想着有作业没完成;而如果做作业磨蹭,那样更是没有了玩的时间了。

先难后易,这样越做越轻松。

如果作业过多,要列好计划,按部就班。

做作业的时候,要集中精力,不能一会吃零食,一会整理文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材施教”,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养成做作业的好习惯,这才是“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拿出你的爱与智慧,不要让做作业成为孩子的“痛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