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重热闹的年过去了,孩子们已经归家。岁月静好,我打开朋友发来的北京《知青春晚》节目视频,好家伙,两个多小时的节目看得我热血沸腾,我们这些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几乎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知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觉得年少时上山下乡,也不能说是生不逢时,起码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我们无法选择生活的本身,但可以选择生活的态度。

我下放到一个贫困而又淳朴的小山村,那些善良而又可敬的父老乡亲,他们一致是我魂牵梦萦的牵挂。在我青春流浪的四年岁月里,他们与我生死与共息息相关,在劫难中给我以厚爱。我心中总是珍藏着那时候的每一份美好,每一次感动。六八年那一次别样的集体团圆饭让我刻骨铭心。

下放的第一个春节,我留在山村过年。腊月二十七一场铺天盖地的冬雪,把小山村裹得严严实实,同伴都会城里了,七八个村姑小姐妹在我们知青茅屋里烤火,纳鞋底给我作伴。这些可爱的小姐妹们她们来我这儿只是蹭玩、蹭睡,饭食,灯油和干柴都自带,还要帮我撮雪化一缸饮用水,我天天欢迎她们。这些小姑娘今天的话题就是明天腊月二十八集体杀猪吃团圆年饭的大事,叽叽喳喳,毫无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那个年代,我们这个偏远的小山村是七山二地一分田,土地贫瘠收成极地,交了公粮社员一年到头只能用红薯、薯藤、玉米、南瓜、萝卜放少量的大米煮混合饭填充没有油水的肠胃。为了体现集体的温暖,犒劳辛苦一年的庄稼人,增强向阳花们的凝聚力,队里决定二十八杀猪,集体吃团圆饭。这一年仅一次的白米蒸干饭管饱,猪肉做主菜管沟的大餐,当然,是全队老少翘首的盛大节日啦。

一大清早,队里晒谷坪鼎沸的人声吵醒了睡梦中的我们,农村当时冬天吃两餐,我们姐妹穿上衣洗漱完就往外跑(知青房就在晒谷坪旁边)。

喔嗬!一坪的老老少少干得热火朝天,大家卷起裤脚、撸起袖子,把坪里的雪铲到边上,搬柴的、架灶的、淘米的、烧火的、搭案子的、摆长案子的、拖杀猪盆的……忙得不亦乐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队长满头大汗,开始讲话、总结一年的收成,宣布分配方案,并慎重地请来队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与他一起代表生产队虔诚地向苍天祈祷:保佑全队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反正深山老林,上面也不知道他们信迷信)。最后队长还特别提议要大家欢迎我这个新社员和他们一起过年,大家热烈的掌声和友好的拥抱让我倍觉温暖,含泪鞠躬:多谢关照!

队长讲完话,大家按分工有条不紊各司其职,杀猪佬磨刀嚯嚯,几个彪形大汉冲上去把猪按住,可怜的二师兄,声嘶力竭的嚎叫着。手起刀落,那鲜红的猪血喷涌而出,还没有完全停止哼哼,一大桶滚烫的水就倒在了它身上,旁边的人叫喊的,吓得跑的,禾场上沸腾了,白色的水汽像雾一样,人都看不清。几个大汉子干脆解开棉衣上绑的草绳,把碍事的破袄子抛在一边,土布褂子挽得高高的,俯下身子用刀拼命的猛刮猪毛,不多时,两头黝黑的“二师兄”就变成了两头白胖的大肥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猪开膛破肚分解后,保管员称秤,我记数,每户包括我都分到了肉,皆大欢喜,最后耐心等待盛宴开始。

灶上几口大锅翻炒着刚才分肉剩下的零碎肉,猪头、蹄子、内脏等,大罐里炖的骨头萝卜在咕噜,木橧里的饭香,锅里的肉香飘散在四面八方。忙活了大半天,早就忙得肚皮挨着背脊骨,大家不由自主地向三口大锅靠拢,望着它垂涎欲滴。

我也不行了,一屁股坐在干柴上发呆,这时只见我旁边一个十来的男孩,一个箭步冲到一个灶前,弯腰抓起刚才翻炒时掉在地上的一块肉,立马塞进口中,大嚼起来,脸上呈现得意陶醉状,天啦!当一个人极度饥饿时,一块脏肉都是佳肴哇!饥饿时的等待是一种残酷的煎熬,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是不能说感同身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天谢地杀猪菜端上来了,米饭抬上了长案板,大家争先恐后装饭,一个身手敏捷的小伙子递给我一钵晶莹剔透装的堆尖满的米饭,来不及谢,我张开嘴在上面咬了一大口,那种美味无言以表,不由自主又一大口,“你会蠢死,站着光吃饭啦!”原来是妇女队长,她一边拖我坐下,把一大碗肉菜放在我面前,还嗔怪我,我懒得理他,埋头狼吞虎咽。

“让开点,倒酒啦!”只见队长提着一坛包谷烧分给大家喝,那些好酒的汉子欢呼雀跃,接着划拳声,敬酒声,祝福声彼此起伏,大家尽情享受这绝味佳肴,吃得酣畅淋漓,喜悦和满足挂在脸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我准备再去添饭时,看见秀嫂子顾不了自己吃,正一口一口地喂嗷嗷待哺的两个幼儿;队长忍着辘辘饥肠照顾自己年迈的母亲;保管员正在给队里两个五保户老人送菜添饭。这个场景让我惭愧感动吗,这个村子尽管贫困,物质稀缺,大餐难得,但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依然根植在乡亲们的心里,在行动上表现得 淋漓尽致。母爱伟大,我看到寸草心也在报答三春晖。

我感恩下放到这个民风淳朴的山村,遇到这些可亲可敬的乡亲们,我感谢在这里经历了超越生存考验之后,肩膀上再没有了不能承受之重,有了参考,生命中再没有过不去的坎。(完)

本文作者:李美诚40年前的下乡知青,授权本网易号发布,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