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无数张面具,TA会根据现实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面具,面具戴的久了,有人甚至忘了自己真实的样子。

有的人会在别人面前表现得特别爱说话,爱交际,对人很热情。但是实际上他是一个特别内向和保守的人,甚至是不爱说话,对于陌生人容易害羞的人。因此他在对别人特别热情、问东问西的时候,总是让对方觉得他热情过火了,并且显得轻浮和不真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实?

没有底限的自我贬低就是真实吗?讨厌一个人然后无所顾忌地说出来就是真实吗?

小U是个五官端正,又很会穿衣服的女生,朋友同事见了见到他都会夸她:“你身材很好,天生就是个衣服架子。”但是她每次都会回答说:“你们没发现,我的肩膀很窄吗,胳膊也短?”有人赞她皮肤很白,她也说:“白有什么用,架不住胳膊短。”还有人羡慕她头发又黑又直,她也会绕到“胳膊短”这个问题上去,并美其名曰:“人活得真实才不会累。”

虽然她说的都是事实,但是那对她了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因为他懂得穿衣技巧。

很多人会觉得小U的这种行为是真实的,但这不叫真实,这叫“不能接受”。我们都知道适当的吐槽自身的“缺陷”会让人觉得真实、更容易亲近,但是一旦没有把握好度,反而就会很容易让人觉得你是一个虚伪做作、不真实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人们对于所有不能接受,又无可奈何的东西,不真实的做法只能选择“掩耳盗铃”。都说掩耳盗铃欺骗的只是自己,其实不是这样,喜欢掩耳盗铃的人,他真实的样子他自己很清楚,只不过因为他无法接受,所以他通过这种方式,来换得身边的人对他抱有的一个“好的”想法,这样就相当于“自己还是好的、可被接受的”。但事实上大家都明白这其中的别有用心。

而他们之所以对自己“不够真实”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原生家庭,由于受着社会价值观的影响,父母很早便收回了无条件的爱。他们无法说出:“不管你是什么样子,我们都爱你”的话。取而代之的是批评、斥责甚至是体罚,慢慢的他们内化了父母对他他们的不认可,他们也开始不接纳这样的自己。

研究表明,经常或足够多地表露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面的人,才是最招人喜欢的。为什么呢?因为真实是一种力量,接触真实的人,会使对方获得一种无来由的被鼓舞的感觉。谁也不愿意与“假里假气”的人交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如何做真实的自己呢?

第一、学会无条件接纳自我

戴上面具更多的是一种无奈,是为了保护面具后的自己,它也是一种自我防御的方式。每个戴着面具的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曾受过伤的内在小孩。那些没有被养育者无条件接纳的部分,都有可能被掩藏起来。卸下人格面具这意味着你要接纳自己不被养育者接纳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曾经被严厉的否定和指责过,所以当你袒露真实自己的时候,你是恐惧的、战战兢兢的。摘下人格面具需要借助强大的内心力量,只有当一个人感到完全的安全和被无条件接纳的时候,他才会卸下面具,他才不会害怕被世界指责和抛弃。

你可以找一个可以接纳你的人来支持你,或者你需要咨询师的专业指导。然而只要看到这一点,这种情况就会减轻,自我也就不会那么压抑,如果暂时还做不到彻底的卸下来,那就先接纳自己当下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态度

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哪怕是拒绝,哪怕是讨厌,都比含糊不清要更慈悲,因为至少别人知道了你真正的态度之后就会明白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回应你。我见过一些在关系中不断消耗彼此的人,他们已经完全无法享受这段友谊,会想尽办法婉拒对方的请求,但他们就是不提出结束这段关系。因为他们顾及别人怎么看自己,不想破坏在外人眼中的那个好人的形象,不想成为那个先做决定离开的坏人。

这无关乎慈悲或者大爱,而是一种无法停止的需要索取别人认可的强迫性重复,是一种软弱且虚伪的表现。会让对方无所适从。

最后,真实并不是要对厌烦的人咄咄相逼,或者把你的情绪垃圾乱扔。

但至少永远要明白,你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以自己的感受和最佳利益出发,当别人试图逾越你的边界时,你要坚定而清晰的拒绝。当至亲的人和疏远的人同时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也可以毫无挂碍的选择第一时间伸手给至亲的人。

真诚不等于说实话,它是以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和人格为前提的。真诚也不是自我发泄。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能谈谈自己的内心真话,但要避免在对方面前发泄自己的负性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后续会发布更多和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