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说和剧本区别和联系

小说与剧本故事的区别

相同点:都有一个完整的事件支撑,事件在里面起载体作用,都属于文学范畴,都为表现一定主旨服务。

不同点:小说可直接描写心理活动,戏剧故事只能由动作来讲述故事。而且只能用第三人称,必须给人物加一个名字。戏剧故事里矛盾冲突比小说更为集中激烈。在小说里你能看到鲜明的作者风格和浓重的色彩情绪。那么在剧本故事里,你能看到一张张拼接在一起看似冷静却时刻准备风云突变的画面。

剧本创作的一般格式

首先要把分镜头剧本和文学剧本分离开来。分镜头剧本是导演的工作。在分镜头剧本里会将拍摄角度,镜头术语,演员的调度等具体拍摄设计都会记录下来,而文学剧本则是逐场,逐个镜头的描述出来。那么什么事镜头呢?就是摄影机能捕捉到的东西,也就是可视化的东西。在这里是没有心理描写和情感渲染的。下面就定格动画《鬼妈妈》对几种文体进行对比.

下面就定格动画《鬼妈妈》对几种文体进行对比。

小说部分内容:(卡拉琳第一次进入神秘房间)

她爬下椅子,从地上拾起钥匙,胜利地笑了。接着,她把扫帚倚着墙边放好,走进客厅。

家里人根本不用这间客厅。这里的家具都是从卡罗琳的奶奶那儿继承来的。有一张木头咖啡桌,一张靠墙桌,一个沉甸甸的玻璃烟灰缸,还有一幅油画,画的是一碗水果。卡罗琳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画一碗水果。除了这些东西以外,这间房子空着。壁炉架上没有小摆设,没有雕像,

没有钟,没有一点儿东西让人觉得舒服,想在这间屋子里住。

这是一把老钥匙,黑乎乎的,握在手里冰凉,比别的钥匙凉得多。她把钥匙插进锁孔。门锁发出让人高兴的喀嚓一声,顺顺当当打开了。

卡罗琳停住脚步,竖起耳朵听。她知道不应该开这扇门,想听听妈妈回来没有。她什么动静都没听见。

卡罗琳这才伸手握住门把手,一转。门开了。

打开的房门后面是一条黑黢黢的过道,原来的砖墙连影子都瞧不见,好像从来没有那堵墙似的。过道里传来一股冷飕飕的霉味儿,闻着像一种非常非常老、动作非常非常慢的东西。

卡罗琳走了进去。

她心想,不知那套空房间是什么样儿一如果这条过道真的通向那儿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脚下铺着地毯,她自己房间里铺的地毯就是这一种;墙纸也是家里用的那种墙纸;过道墙壁上挂着画,和她家里挂在过道上的画一模一样。

她知道她这是在什么地方:她在她自个儿的房间里。她哪儿都没去。

她摇晃着脑袋,糊涂了。

她盯着墙上的画:不,跟家里挂的并不完全一样。

剧本版:

卡罗琳家中 夜 内

四只老鼠从门后墙壁浮现,卡罗琳睁开眼睛,她两手撑着床沿往床底看去。一只老鼠从卡罗琳卧室的门缝底逃走。卡罗琳披上衣服往外追去。

卡罗琳跟着老鼠来到那间房间,看到老鼠进入那间被封的墙壁中。卡罗琳放下身子往里看去。有一条隧道连着另一扇有光的门,卡罗琳盯着看了一会,沿着隧道往里爬去。

鬼妈妈家中 夜 内

卡罗琳打开门站了起来,她看着墙上的画转动着眼睛。那是一张小男孩笑着吃着冰淇淋。她抽动了几下鼻子说道:什么东西闻起来很香。说完她转身往前走去。

2.剧本创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关于人物体系的建立:

其实在剧本创作的过程的中,我们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剧本创作课的过程中我们也无从下手。因为总归到底还是没有自己一套属于自己让自己舒服的完成的人物体系,另一个就是对整个剧本的结构没有把握。下面我将对公司一起工作的成员进行分析。选择这种环境下的人群,首先是其生活离我们很近另一个原因就是其体系可以去套用其他环境下的人群。大家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创意来重新设定自己的人物,完成整个人物体系。可以让我们对人物的动作合理性以及对白上的人物性格塑造把握的清晰得当。因为《科学怪狗》故事里的同年龄人物斗争比较薄弱,我把其结合社会办公室生活解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姓名:维克多 真正的科学研究者

性格特点:在一般认面前是个古怪的孩子,十分热爱科学研究。对自己行动十分明确,对自己理想十分坚定。在他身上能够看到人性的光辉。或证明自己,或寻找自己。我们能看到那份执着和纯情。

其支持者:父母和鲁库斯奇

其对立者:年明,约瑟主角身边的阻碍因素,一种是行动的阻止者,一种是体制伦理等社会因素的阻止者。

对年明:是朋友也是对手,但对科学研究的立场态度对立。

对爱尔莎:内心世界和处境一致,彼此互相欣赏。

对约瑟:年明和维克多的对立是思想上的话,那么约瑟是靠暴力来赢得别人的尊敬。

对埃德加: 不容易去接近的朋友,但不会去伤害自己。

对鲍勃:内心非常纯真的朋友,但不是和自己一个阵营里的。

对怪女孩:出于人与人之间最基本人际交流,但对做法持怀疑态度。

姓名:年明 以科学之名获得利益

性格特点:个人利益至上,但是能力出众。控制欲和物欲极强并且不择手段。

其支持者:所有人

其对立者:所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明的存在感必须是有目共睹的,他能够产生长期压制给我们主角带来压迫力的对手。并且催进着主角的不断成长。其所代表的“恶势力”一直对至上的位置觊觎窥视着。他将所在体系划分阵营。而年明则是那位大家都心知肚明可以和维克多叫板的人,所以需要这两个人完成了校园斗争的基本骨架。

年明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

对维克多:命中注定的对手,彼此尊重但也是假想敌。完成了整个体系的构建。

对爱尔莎:靠自己的努力表现得到对方的关注。

对约瑟:承认彼此能力,有着共同的理想目标。有点君子之交的感觉。

对埃德加:既然想得到我们的认可,就应该为我们付出点什么。

对鲍勃:彼此很熟悉,无拘无束但无真正交心之谈。就是试验品。

对怪女孩:作为反科学的代表,可以为自己提供新的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姓名:爱尔莎 科学的正确认知者

性格特点:美丽善良,大家共同期待的现状。但总是无意中成为麻烦制造者。让我们的主人公来一次大拯救。

其实爱尔莎所承担的角色非常重要。依靠各种行为方式为这个体系制造麻烦,如果维克多和年明是故事主线的话那么爱尔莎就是矛盾冲突的引导者。同时也是故事的终结者或者下一个小故事的引出着,为整个故事添加动人的感情戏份,达到起承转合的效果,是整个体系中的润滑剂。她的存在是维克多,年明双方的争锋的焦点,也是判定最后胜利归属的重要依据。

对维克多:可以彼此倾心的好朋友。能让维克多的行为发生质的改变。

对年明:承认对方的优秀,但对方对自己根本不理解。

对约瑟:秉性不同,不可能成为朋友。

对埃德加: 一个需要去多了解的普通朋友。

对鲍勃:内心非常的单纯善良,可以去交的朋友。

对怪女孩:彼此互不侵犯,平等相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姓名:约瑟 科学的盲目激进者

性格特点:立场鲜明极端,而且执迷不悟。盲目守卫者,是明显的思想要先行于行动的无作为者。

属于自立派

应该是创作者着重去打磨的角色,这应该是体系中的反抗者。就像很多现实中的我们,心比天高就像心中是一只巨兽但现实却是小小的仓鼠。这也是对现实体系的不满,其存在就是一种反思,一种激进的思潮。这种角色需要历经磨难才能得到真知。

对维克多:对其在科学研究上的认可尊重但不代表不逆反。

对年明:在朋友间互相帮衬,是真正意义上平等的同盟战友。

对爱尔莎:令人向往的社会地位,应该好好相处。

对埃德加: 用暴力让其知道自己的不可侵犯。

对鲍勃:因为有年明的存在应该礼让三分。

对怪女孩:互不认同,立场也不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姓名:埃德加 科学领域的投机取巧者

性格特点:聪明伶俐,能够审时度势。选择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为气氛造势者。

埃德加一般担当的边缘集体。像骗子,马屁精,间谍等等这种角色。属于当下的利己则用者。如果对我有用的话我便真心相待,但一旦这棵大树倒下的话会在第一时间换主的人。你可以说其卑鄙,但这样的人立场分明,利益分明,做事果敢。在利益团体之间来回游离。

对维克多:真正的科学研究者,可以从他身上获得巨大利益。

对年明:是当下人际关系的主流群体领导者,需要得到其认可。

对爱尔莎:不能得罪的对象,要极力维护的对象。

对约瑟:虽然表面威慑于其淫威之下,但不可能真正认可。

对鲍勃:如果要想得到对方认可,就要比他优秀才能被关注。

对怪女孩:和自己都是在体系之外,应该好好相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姓名:鲍勃 科学领域的亲身实验者

性格特点:想法单纯,思维简单。但都是真正重大发现的亲身经历者,是大家的开心果,活跃气氛!

对于社会上的事情还涉足不深,所以很多事情不能去看出其实质,只能靠两个人的交情去处理某件事情。让人很容易就看穿其心思,是一个行为外在化的性格。但立场鲜明的他将会与主人公命运一起同起共落。

但因为埃德加是一个始终如一的人,是坚定自己的信仰的人。一旦选择就不容易改变。

对维克多:承认其是真正的科学家,无比的认同佩服。

对年明:一起共同处事的朋友,其权威不容侵犯。

对爱尔莎:不容侵犯,应该去极力守护的对象。

对约瑟:私底下正面交锋的同级别斗争!

对埃德加:大家都是好朋友,都应该平等相处。

对怪女孩:确实是个怪女孩,应该多听听她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姓名:怪女孩 反正常科学

性格特点:性格孤僻古怪,对灵异幻想的事情非常的感兴趣。经常拿事情的因果关系莫名和自己的推测想象联系在一起。

对维克多:非常欣赏关注的一个同学。

对年明:对其认可并愿意出力帮助。

对爱尔莎:互无交集,但也是焦点争夺者。

对约瑟:没有好感但可以是个得力助手。

对埃德加:不会承认在现有体系的位置 。

对鲍勃:很善良单纯,是一个可以交的朋友。

关于剧本内部结构的梳理:

这些应该是我们剧本创作时应该去做的事情,虽然创作是一个精神层面上的宣泄,但需要非常科学条理性框架的支撑。除了除了人物关系结构网,我们还要对剧本结构进行分析。

下面是对影片《科学怪狗》的剧本结构分析:

开场画面:维克多和父母一起观看由斯巴克主演的短片,受到父母的鼓励。

主题呈现:人们喜欢科学带来的便利却不喜欢难题,而且科学中也包含着各种目的。在做科学的时候要秉持着一颗爱心——这是本片的主题。

铺垫:新来的老师鲁库斯奇在同学们面前讲述关于闪电的知识,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得知这个小镇每天晚上都会出现雷雨,是一个闪电多发的地方。

推动:在斯巴克因车祸死亡抑郁不欢的时候,鲁库斯奇老师做了一个死亡青蛙通电反应实验。青蛙的腿摆动了。

争论(辩论):闪电能够让死去的斯巴克复活吗?

第二幕衔接点:在一个雷雨夜,维克多独自一人来到墓场将斯巴克的尸体运回到自己的小实验室。

游戏:维克多复活斯巴克的故事泄露,大家都开始纷纷关注这个话题。开始着手这类实验。为了能在科学展上获得巨大成功。

B故事:爱尔莎因为市长叔叔的关系成为荷兰小姐并演唱《荷兰颂》,爱尔莎和维克多的故事也贯穿于整部影片之中。

中点:受学生尊敬的鲁库斯奇老师因鲍勃为科学展的事情受伤。受到小镇居民的质问,最后鲁库斯奇辞去在学校的工作。

坏人逼近:在埃德加的供诉下,小朋友们得知斯巴克的复活,并开始着手复活自己宠物的实验。

一无所有:斯巴克因复活后的束缚选择回到墓地,维克多再次一无所有。

灵魂黑夜:斯巴克到底是该留在这里还是回到它应该的死亡世界里?

第三幕衔接点:在墓场找到斯巴克鹅维克多遇到了同学们复活宠物的变异体。开始着手现在目前的混乱的场面。

终场画面:为救维克多死亡的斯巴克在小镇居民的共同努力下重新复活。小镇再次恢复了以往的平静。斯巴克和佩瑟芬收获了爱情。

下面是对影片《僵尸新娘》的剧本结构分析:

开场画面:维克特在给一只蝴蝶做完画之后将这只蝴蝶放走了,这只蝴蝶穿梭在小镇的大街小巷里。勾勒出一副浮世绘画面。

主题呈现:在僵尸新娘艾米丽和维克特的婚礼仪式上,在维克特准备喝下寿终酒的时候。艾米丽说道:我的梦想被别人夺走了,而现在我却夺走了别人的梦想。你不属于我,但你的真爱让我得到解脱——这是本片的主题。

铺垫:在前面的故事中,我们发现维克特是个忧郁带有文艺气质但总是犹豫不决,不敢反抗不敢追求真爱任家庭摆布的一个人。而他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爱,渴望打破在自己身上的束缚。

推动:维克特在预演的婚礼中不能将誓言记起而且在丢戒指的过程中将维多利亚母亲的裙子烧着,不知所措的维克特仓皇逃跑。

争论(辩论):死去的人和活着的人能不能结婚?

第二幕衔接点:在桥上被艾米丽追的无处可逃的维克特被一群乌鸦簇拥着来到了地下世界。

争论(辩论):没有准备好和两个人彼此相爱到底哪个才能够结婚?

第二幕衔接点:在桥上被艾米丽追的无处可逃的维克特被一群乌鸦簇拥着来到了地下世界。

游戏:艾米丽在地下朋友们的支持下开始追求维克特。

B故事:婚礼预演失败的维克特认识了艾米丽,又一条爱情故事将贯穿影片的始终。

中点:维克特采用计谋让艾米丽带着自己回到人间,维克特向自己心爱的维多利亚解释并互诉衷肠。

坏人逼近:曾经靠杀害艾米丽带来财富的巴克斯,要用同样的手段去陷害维多利亚。

一无所有:待在下面的维克特未婚妻维多利亚将要结婚,而最近不愿意接受艾米丽。

灵魂黑夜:当艾米丽得知要想得到维克特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其喝下寿终酒,她要在别人的生命和爱情面前做出选择。

第三幕衔接点:维克特坚定的选择要和艾米丽结婚,并要求在上面举行一次盛大的婚礼。

结局:艾米丽在最后时刻选择让维克特和维多利亚在一起,而自己因得到维克特的真爱得到解脱,巴克斯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终场画面:在维克特和维多利亚这对新人的注视下,僵尸新娘艾米丽化作了一群蝴蝶飞向皓月。

开场画面:皓月当空下在高耸森严的铁栅栏里一个鸡舍,其中的一只母鸡正准备“越狱”。

主题呈现:母鸡的领军人物姜妹在对大家质问说道:我们一生都是下蛋,然后被拔毛,调料烘烤,这样就好了吗?你们知道问题出在哪吗?围栏不仅仅将农场围住,也将你们的思维围住了。在那山的对面会有翠绿的草原供我们自力更生——这是本片的主题。

铺垫:集中营似的生活,母鸡们每天都胆战心惊。姜妹每天都在想尽各种办法逃出鸡舍。

推动:连续几天没能产蛋的爱德文娜被农场主杀害,这次事件震惊了整个农场的鸡们。

争论(辩论):鸡群到底能不能一起逃出农场主的魔爪?

第二幕衔接点:在马戏团工作的罗德闯入鸡舍,看到能够在天空中飞行的母鸡们。看到了逃出农场鸡舍的办法。

游戏:在罗德的带领下,母鸡们开始上起了飞行课。

B故事:罗德和姜妹的感情纠葛成了贯穿整部影片的另一条线索。

中点:农场主改变了营销战略,开始加大投料。要做鸡肉馅饼市场。

坏人逼近:农场主获得超级馅饼机器,要准备着手肌肉馅饼的制作。

一无所有:当罗德伤势痊愈的时候,母鸡们要求其进行飞行示范,罗德偷偷溜走。

灵魂黑夜:在罗德行走在乡间小路的时候,看到了农场主关于鸡肉馅饼的宣传海报,决定是否去帮助农场里的母鸡。

第三幕衔接点:馅饼机器重新运转,要开始制作鸡肉馅饼。而此事鸡群的飞机也制作完成了。

结局:罗德在最后一刻加入鸡群,大家一起逃出鸡舍获得自由。罗德和姜妹获得美好爱情。

终场画面:在一个湖面上的小岛上,两只老虎正在闲情逸致的谈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这种结构模式非常具有实用性,可以更加深的了解一个作品的内部构思。也是我们在构建剧本故事结构时必须秉持的理念,这样才不会被饱满的情绪冲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