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盛况的大阅兵,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自豪感和无数经典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举国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大的阅兵式及群众游行活动让人精神振奋,几乎每个人的微博和朋友圈都被各种激动人心的场景刷屏。祖国的强盛,靠得是亿万在各行各业的人们。而在这些盛大的活动背后,活跃着一群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靠吸氧在维持铿锵解说的康辉和海霞,还有一大批辛苦付出,努力工作的摄影摄影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为大家讲讲的就是——70周年阅兵仪式上,幕后的摄影摄像工作人员们的故事。当中,有很多设备,和DF17、DF41们一样,属于首次亮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看到画面中各种高空长镜头,都会以为是无人机航拍,实际上,是由这台神器:

天鹰座
——横跨长安街的摄像机天鹰座它由总台自主研发,取得了9项国家发明专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借助400米长的空中索道,它能上能下、能来能往,还能将天安门城楼、长安街、广场群众拍摄在一个镜头里。整个庆祝活动最后那段相当震撼的移动长镜头,就是“天鹰座”拍摄的!

天鹰座由两个支撑体,把400米长的空中索道支撑起来。

中山公园位置,工程人员称为北腿的巨大钢结构支撑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门广场上,称为南腿的100吨大吊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凡是怕雨的东西先收回去,人不怕,人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质保期完成工作,为了给调试和演习留出充裕的时间,而且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老百姓的影响,他们大部份时间,都是在夜里干活。

“把凡是怕雨的东西先收回去,人不怕,人干活。这句话是中国人最真实的写照。其实在中国各行各业,都是这种状态,人都往死里干,很多东西就是这样拼出来的。因此基建狂魔才得以实现,中国速度才得以实现,各行各业全面的繁荣昌盛才得以实现。中国,自上而下有种憋了一口气玩命干的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是做技术的,但是老百姓看到的是画面,看到的是祖国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幕后记录片:http://t.cn/AimcSHlO

百米冲刺的摄像大哥
——每一个整齐划一方阵背后都有一个擅长百米冲刺的摄像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画面中,这些近景、特写的贴身场景,是由场边这位手持斯坦尼康(重型稳定器)的摄像小哥,在每个方阵前进时,跑步上前跟拍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拍摄完成,再跑步回到场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这样身负重器的摄像小哥,遍布在各个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秒切换4个镜头的导播

——受阅方队经过主席台前,喊:“向右看——”然后“刷刷刷”转头,敬礼、踢正步。每个人看到这幕都热血沸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都能想象到官兵为了这台上一分钟,背后无数心血的训练,各种磨出水泡。
可是大家肯定想象不到,为了展现这个画面,有人在幕后练切换镜头,还能切出水泡来。

切换导演,他们是整场直播的画面核心。所有观众能看到的画面,都由他们指挥“摄像师”进行拍摄,并进行现场切换。

邓巍,咱们观众能看到什么,就要看他们的切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米秒不差| 和受阅部队一样的高要求

央视网曾经报道过:新中国成立50周年阅兵,共有42个地面方队、10个空中梯队参加。装备方队单车距离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在压阵的战略导弹方队最后一排通过天安门中线的那一刻,空中梯队首架飞机准确飞临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空。完美地实现了“米秒不差”。

受阅部队“米秒不差”,切换导演稍有差迟,最好的画面就出不去了。

7秒丨4个镜头7下按键

装备方队的每个方阵会有两位将军,分别位于两辆车上。这样两位将军就没法在一个镜头同框了,只能一辆一辆单出;但是这两个镜头还不能连着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象一下,差不多的车,差不多的镜头,车里的人突然一换,这不成了大变活人了!

导演组在前期预演当中经过详细的推敲,定下了一个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镜头,喊口令的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个镜头,中景交代两辆车的位置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镜头,给另一位带队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个镜头,方队其他动作

7秒内要切出4个镜头。

前三个,不能快了慢了,更不能错。而第四个镜头可不是光切就可以了,要从4个系统中选出最佳的一个镜头切出去。随后还要切出一组流畅、精彩的镜头,还要想好后面的镜头逻辑。

而且新闻的切换都是备切,要先选预监,再按cut到pgm。

这么一通操作下来,7秒内要按7个按键,都要按方案严丝合缝。

而且还是左右手配合。右手四下左手三下。

这7秒只是切换中的一个镜头组,还有其他很多镜头组,也一样要快速精准。

这样的高强度集中注意力要持续2个多小时。

2小时| 2000多次按键1000多个镜头30多个监视器

左右开弓都必须米秒不差。

想想盯着一个电视屏幕看阅兵,很多动作、很多角度都是转瞬即逝啊,一眨眼就看不到了。

邓巍他们要盯着30多个监视器的屏幕……

最后,放上各种图片和业内人士的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场摄影师擦镜头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爱的镜头要呵口气再擦,看大哥怜惜的眼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花絮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