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家暴涨59亿需要多久?王兴只用了一周的时间。

不管是在路上还是宅在家里,人们已经习惯了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正当人们在悠闲地享受假期时,美团点评的突然发力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根据新浪财经消息,在港交所上市的美团点评今日再创新高,盘中涨幅超过5%,截至发稿报89.1港元,市值高达5168.2亿港元(折合约659亿美元)。至此,美团点评已经成为继阿里巴巴(4435亿美元)和腾讯控股(3961亿美元)后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根据此前美团点评招股书显示,美团3名创办人分别持有A类股5.73亿,1.26亿股及3640万股,合计7.36亿股。其中,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兴持股11.4%,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穆荣均持股2.51%,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持股0.73%。腾讯作为第一大股东,持有B类股10亿股,占比20.14%,红杉资本持B类股占比11.44%。另有其他投资者共计持股53.75%。

而王兴在经过此次暴涨后的个人身家也将高达589亿港元。从9月30日的520.6亿港元到589亿港元,王兴只用了一周时间。

美团的上市之路

美团点评的前身实际上是美团网,2015年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正式更名为美团点评,性质也由之前的团购网站发展成为涵盖餐饮、酒店、旅游、休闲娱乐、外卖等多重业务的综合服务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在2018年9月,美团点评正式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每股69港元,估值约为534亿美元,轻松赶超京东和拼多多的市值,甚至与小米都相差无几,仅次于“BAT”的市值。据了解,在超过2000亿的超级大盘股中,美团点评在当时还创下来7年以来首日涨幅最高的纪录。

但是,这样的涨势并没有维持太久。在仅仅4个交易日后美团点评便破发,随后股价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美团点评的股价在一个季度左右便从70港元一路下滑至40港元。对于美团的上市估值及核心业务的争议和质疑声不断,美团的财报更加印证了人们的猜测。

根据美团点评公布的财报显示,2015至1018年间美团点评的亏损额分别约为59.1亿元、53.5亿元、28.5亿元和85.2亿元,累计高达1154亿元的亏损额,很难不让人们怀疑其上市估值的准确性与核心业务的竞争力。

自今年以来,美团点评开始有所好转。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的净亏损额调整为10.4亿元,而今年二季度则首次实现15亿元的盈利。股价方面也从40.25港元的低位一路上扬至60港元关口,而目前又再次突破80港元关口。

美团如何实现逆风翻盘

事实上,美团的逆袭是有迹可循的。根据美团点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主体业务表现良好是实现盈利的根本原因。

其中,餐饮外卖业务依然是美团点评实现营收的重中之重。2019年第二季度,美团点评餐饮外卖交易笔数为21亿,交易金额为931亿元,同比增长36.5%;营业收入为128亿元,同比增长44.2%。而这一市场显然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根据易观发布的《2019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年度报告》显示,预计到2021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934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到店及酒旅业务表现稳健。2019年第二季度,美团点评到店及酒旅业务的营业收入为52亿元,同比增长42.8%。仅5月1日一天,美团酒店的国内酒店单日入住间夜量超280万;而5月2日,美团门票单日入园人次突破300万,表现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新业务表现已见起色。2019年第二季度,美团点评新业务营业收入为46亿元,同比增长85.1%。美团单车经营亏损大幅收窄、美团打车推出聚合模式、美团买菜试点上线都助推美团前行。

值得注意的是,美团点评市值大涨与国庆小长假息息相关。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前4天共有5.42亿人次出游,国内旅游收入达4526.3亿元,旅游消费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在十一黄金周的加持下,餐饮旅游类上市公司市值水涨船高。据悉,10月1日,美团酒店单日入住间夜量突破300万;10月3日,美团门票单日入园人次突破360万,刷新自己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创下的行业纪录。

对于美团而言,扭亏为盈只是第一步,如何实现长期盈利才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仅仅依靠假期所带来的的红利显然还是远远不够的。

综合自:投资界、观察者网、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