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无锡人力资源服务专题峰会召开。围绕大会主题“科技助力人才升级”,e成科技华东区域解决方案总监陈健带来了《人才全生命周期最佳实践》主题演讲,从求职、入职、在职三个场景出发,全面阐述如何利用数字化“黑科技”,在企业、员工、候选人之间形成自动化的连接,推动人力资本管理的数字化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e成科技华东区域解决方案总监陈健发表演讲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演讲整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迈入数字化时代,社会、经济、商业都在经历一轮颠覆式的重构,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变化正在发生。今天,我们将从求职、入职、在职三个场景出发,看一看数字化技术将如何改变企业与人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求职:数字化帮你招得更快、更准

01 人才吸引,从单向广播到互动式吸引

跟随时代脚步,企业人才招聘也经历了从报纸广告到PC端招聘平台、再到移动端的迁移,但这样的变化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平台转换,其本质还是企业招聘信息的单向广播,求职者如果想要进一步问询,只能自己查,或者通过电话、邮件联系公司,不仅费时费力,还往往得不到及时回复。

对求职者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应聘体验。

为了满足潜在候选人的问询需求,实现7*24h问题咨询及操作引导服务,我们需要一个实时通讯工具和一个“智能客服”。

以e成科技产品为例,我们可以在企业招聘官网嵌入一个职位咨询Bot(智能机器人),基于语料库与自然语言处理(NLP)能力,回答用户关于企业及岗位招聘的问题,引导用户搜寻岗位并投递简历:职位咨询Bot服务某位大型企业的真实数据显示,一个月时间内,职位咨询Bot服务了8000余名候选人,回答了接近20000个问题,如果按照每个HR每天回答80个问题来计算,我们只需要一个Bot就完成了10个HR的工作量。

更让人惊喜的是,在聊天机器人的帮助下,不仅HR负担减轻了,而且简历投递转化率和简历投递量均明显上升(约30%)。

02 存量变现,唤醒沉睡的人才宝藏

很多企业都有人才库,但是真正把人才库用起来的不多,原因在于人才库的存量太大,动辄上万,甚至上百万。这么多潜在候选人,连搜索起来都费事,更别说还要一个个联系,找出合适的、有意向的候选人了。

但是,这么大的人才池,如果就这样搁置,岂不是资源浪费吗?

如果用数字化思维来思考,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个问题。

只需要一个外呼机器人,以及事先准备好的话术及录音,比如公司介绍、岗位描述、薪酬福利介绍等。再搭配一个智能人才库,自动搜索、匹配,这样我们在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就可以轻松地进行意向初筛,并及时呈现意向结果。

而且外呼机器人采用真人录音,已经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再从时间与人工成本来对比,意向确认Bot无论从外呼数量、工作时长还是成本上都具有显著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人岗画像,让招聘更加精准、科学

目前,HR招聘流程基本还是编写JD-发布招聘信息-收集简历-筛选-面试。也就是说,最初的人岗匹配是依靠JD-CV之间的比对。

然而,这样的标准流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用人经理写JD靠复制、粘贴,简历造假,“面霸”等种种因素,让HR和用人部门在招聘决策上容易出现失误。

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呢?关键在于定立标准。冰山上的工作经历、教育背景等太过浅薄,容易出现偏差,而冰山下的能力、素质、性格、潜力等才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岗位,并且取得长期绩效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将这些因素整合为画像,作为招聘选拔人才的新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我们还可以让机器自动生成岗位画像。比如我们曾经服务一个大型ITO人才服务公司,他们需要为客户大量输出IT方面的人才。但是即使是同一个岗位,每家公司竞争战略、组织文化不同,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何快速挖掘客户招聘需求,找到合适的人才呢?

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动化的JD Writer,只需输入客户、岗位、职级、区域、岗位描述、客户特征等等信息,机器就可以基于画像模板库,自动抓取字段、分类,生成岗位画像,在经过人为调整后,即可输出为对外发布的JD和用于人岗匹配的岗位画像。而人为调整的数据又会沉淀到模板库中,反哺并进一步优化企业模板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机器学习,你的选择让机器更懂你

我们在使用C端产品的时候,经常能够体验到“千人千面”的方便之处,比如淘宝可以给你推荐你感兴趣的、有购买意向的产品,机器会记住你的搜索历史、浏览记录、购物车、订单记录,从而给你精准推荐,短视频软件也会给你推荐你平时喜欢看的内容。

这些都是算法和机器学习的功劳。同样,在招聘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用到这个技术。机器会不断学习HR在系统中筛选、面试、offer等行为数据与偏好,智能推荐合适的简历。数据积累得越多,机器就越聪明,越懂你,简历转化速度也会大大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职:随时随地的体验级员工服务

人力资源共享中心(SSC)设立的目的在于将人力资源管理中大量重复性、事务性工作整合,提升企业管理运营效率。但是,SSC的运营管理中仍然存在大量问题,比如:员工问询应接不暇,服务体验差;大量事务性工作占据时间,HR成长空间受限;SSC长期关注流程与实施,与企业战略脱节,部门价值无法体现。

现在,我们要“换换脑子”了。简单的、事务性的工作交给机器去做,SSC HR的定位应当是产品设计者、技术应用者和创新推动者,HR要学会利用新技术,实现最后一公里的自动化。

比如,e成科技为HR提供了智能化、数字化的员工Bo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的底层是员工手册、eHR/OA相关各种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和训练师干预,将信息整理成问答及指令-动作的形式,为员工提供政策查询、入离职办理、考勤薪酬、开证明等多种服务。

同时,在员工日常问答中,AI又能挖掘出各种重要行为数据,优化员工画像,为HR提供绩效预测、稳定性预测、员工关怀策略等各种建议,成为一个移动的企业大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职:人才盘点,随盘随看,随问随答

除了招对人、服务好人,对于组织来说更重要的是用好人。

人才盘点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通过人才盘点可全面了解组织效能与人才质量,挖掘组织内部的高潜人才,进而制定人才晋升及培养计划。但是,一场人才盘点做下来,往往费时费力,且静态的盘点结果永远跟不上动态的场景变化,年度人才盘点的实际“保质期”远不到一年。

理想的人才盘点应当是实时在线的、可视化的、高效的,现在,只要一个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帮你实现。

我们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人才盘点产品服务,它是一个拥有专家知识的“移动咨询顾问”,通过独立研发的BEI Bot,对受访者进行专家级访谈,并基于27项核心素质标准,从思维能力、任务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能力、领导能力五大方面出发,对受访者进行画像描绘,生成可视化结果,让人才画像、人才质量、组织效能等一目了然。

也就是说,以前用人谈,现在用机器人谈;以前每年盘一次,现在每天都可以盘;以前人才盘点是很复杂很重的,现在是轻量的标准的。

线上化、显性化:所有人才相关的数据线上化,实现数据可见

实时化、连续化:随时随地看人才,可连续洞察人才的成功关键要素和“前世今生”

智能化、轻量化:通过AI技术辅助,盘点过程更高效

标准化、专业化:不依赖专业咨询顾问也能实现专业的人才盘点

也就是说,数字化人才盘点可以实现随盘随看,随问随答,即时展示组织中人才的能力、绩效、潜力等分布情况,为管理者的业务决策提供更丰富的人才数据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成君说:

十一在家看过阅兵仪式的e成君,深深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也意识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HR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学会用数字化的工具武装自己,帮助企业,乃至国家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成科技作为人力资本数字化平台,是数字化人才战略领先者,开创性地将AI技术与人才战略升级场景深度结合,形成数字化招聘、数字化员工服务、数字化人才咨询等支柱产品线,为企业招对人,用好人,助力人才战略成功创造价值。e成科技始终秉持"Talent Before Strategy(人才重于战略)"的愿景,将“科技助力人才升级”作为自身使命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