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让人物立体起来

1.错综但不复杂的关系网

我们已经提到过的人物关系网的建立,就像提线木偶一般。在木偶上的提线越多那么人物便更真实更人性,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对待每个人的态度都是平等的。总是因为性格,经历,交往时间等等原因造成个人关系的远近。如同我们遇到兴趣相投的朋友总是促膝长谈,而对那些交往不深的人可能就是打个招呼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所以在剧本中的人物对其他人物的微秒不同能让本身更加生动活鲜,而且依据剧中人物的性格,那么其说的话也会变得更加有力量和方向感。

我们常常在剧本的对白中,不知该如何进行对白。它是展现角色性格的外在语言。要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是直言不讳还是绵里藏针。在僵尸新娘中男主人公维克特是温文尔雅而巴克斯也显得咄咄逼人。由于关系网的建立,那么对话双方会在推动剧情发展的同时,也会更准确的表现自己的独特性格。当然在这里我们值得我们去注意的是:对话也要有节制,其主要的功能还是推动剧情发展,而不是对答的问答。这使我们省去很多没有必要的言论。

2.人物小传的编写

也就是我们要讲述的背景故事。背景故事解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就是因为过去发生的某个特定事件。像《僵尸新娘》里的艾米丽不顾家里反对和贫困男子私奔,不料男子却是贪财之徒为钱财把艾米丽杀害。所以艾米丽在有生之年从没有做过新娘,所以才会对新娘和爱情如此狂热不顾一切。其实说白了就是给主人公一个合理的动机和内心强烈的渴望,但我们在这过程中却无法将其具体入微。

下面是我当时塑造的人物,一个病人令一个是护士。我的老师就跟我聊了一下人物。

“跟我介绍一下你的病人。”

“人物原型是我的母亲,只是夸张了一些。她病了。”

“她怎么病的?”

“因为内痔没有处理干净,造成了肾积水。但我夸张成了尿毒症了。”

“那她目前是什么状态?”

“目前带着输尿管。”

“但我在剧本里没有看到这样的信息,如果她病了。我们要知道她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因为它会影响到所有的事情。”

老师继续谈到:那么我们再来谈谈那个护士吧?

“她非常容易暴躁,不顾病人的感受。”

“我们如何能看到这一点。”

“对病人态度差,还私自拿医院的药。”

“拿的是什么药呢?”

“我也不知道。”

“这个应该认真了,药的种类将决定人物的故事。偷兴奋剂和止痛药的性质也会完全不同。而且都要把人物做极致了。让剧情更紧张些。”

经过这些谈话后,我对我要写的故事更加的清晰具体。就像我们去描写一种感受“这个人很痛苦”。到底是悲伤还是痛不欲生呢?这也决定了彼此双方的关系以及人物性格。而我们常常对这些细节不以为意。例如在大学期间写故事时,总是在地点上写着北方某学校。其实这就我们摸不着头脑了,因为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差别太大了。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给人物一个立脚的地方。

下面是曾经做过的例子:

外景 普通居民区 日

一栋二线城市的房子

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所谓的普通居民区,而且二线城市也十分的宽泛。如果我们在选择地点的时候不能具体到农场城市或者某个房间,那么也会限制你的写作水平。因为人物没有实实在在的安家一直处于漂浮过程。地点应作为独立的特征来处理而不是我们之前的忽略不计,因为选择的地点直接决定了当地人的基本生活状态,自然而然身边的人也大不相同。

故事发生在哪一年?发生在哪个季节?如果19世纪末发生的《僵尸新娘》发生在当下又会发生不同的反应呢?发生在中国,英国,美国又会是怎样的不同呢?而地点不仅可以影响整个故事,也可以影响单个的场景,像《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因为树下的家被三个农场主强拆,而引发了狐狸家族和其他动物对其他地方的不断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要避免选错自己的主人公,当我们完成了所有剧本的时候。我们有时会惊奇的发现,之前自己笔下的小人物竟如此的有魅力。其光芒已经盖住了当初设定的主角了。这绝对是个致命性的错误。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首先时刻让自己塑造的主人公永远在第一线,时刻在观众的视野中出现。他必须非常的积极主动,他有绝对的控制权。他能掌握自己的行为,自己的命运,在完成找回自我,证明自己的道路永远不会停息,并且最终会战胜始作俑者,使故事恢复平静。《小鸡快跑》中的姜妹从来没有放弃过带领大家逃出农场的信念。再次就是我们设置的问题就是针对主人公的,而且只能有一个主要问题,这个主要问题就是主人公要去解决的。电影对我们来说就是个短片小说而不是长篇小说,所以只要能将一个故事完美的讲述出来就是我们的目标。

而我们给予问题必须能够引起观众的吸引力,并且保持这种吸引力。不能让其他角色

将戏抢走,这样的话这个问题必须能够足够引起大家的注意,必须是主人公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并且在这过程中,主人公都是靠自己不断的去改变解决这种问题。但是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其实也是为了下一个构思准备素材,至少那个抢了主人公的人物已经丰满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给我们的主人公找到一个强大的对手,它不应该是某种疾病,制度,或者内心的某种情感却是甚至是天气。他必须要是一个人,一个比我们主人公强的人。而且刚开始其能力恐怖能让观众吓住。这并不是说他多么的冷血无情而是其对主人公的行动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像《彼得与狼》里的我们可能会认为大反派是狼,但我们再细心的往下看时,其实真正的对手是彼得的爷爷,因为他隔绝了彼得与世界的交流。而且这个反派必须时刻的处心积虑的来和你的主人公对抗,一直不停的采取行动。而且在对其人物性格塑造的时候,正面角色有些小的坏毛病会让其更加生活,大反派有些人性的光辉点使其避免类型化人物的套路。没有一个人是百分百的坏或者好,而且反派必须在另一方认为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救星,并且有着一整套的体系和理论引起很多的舆论跟随者。在对方如此坚毅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实践能力下,使得在力与力的较量下。彼此的了解对方完成对彼此的改变。而在这方面我觉得《超级大坏蛋》已经将这个理论诠释的极其叛逆到位,其实换个角度,大家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