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币圈,一提到交易所,大多人就会认为它处于这个生态领域里的食物链上游,是个非常值得投资做的事。

想想也是,项目方要上币,你得给他们上币费,而且还不菲;平台用户在交易所交易,你得给他们手续费,无论你是赚还是亏;另个,做矿池、钱包、defi、期货、杠杆和合约等所有这些都是交易所创收的方法。

加上现在投资做一个交易所的成本也不太高,于是在看到一些头部交易所日进斗金的盛况后,越来越多的人也想参与其中,交易所的数量也达到了数以万计的规模。

那,交易所真的是这般好弄的吗?事实上,成立一个交易所的确不难,但要把它经营好那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决定一个交易所能否成功的因素实在是太多。

~~~牛熊周期~~~

从币市这些年来看,四年一个周期,已经得到了极大多数人的认同。在四年一轮回的周期中,既包括所有人都为之疯狂的牛市,也包括能冷得死人的熊市。

在牛市里,想上币交易的项目多,想参与交易赚钱的用户也多,这个时候,项目方、交易用户贡献出来的各种费用自然就能够养活好多个交易所。而这个时候,无论是项目方、用户,还是交易所,看上去大家也好像都过得很滋润的样子。

但当熊市到来的时候,这才是决定交易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刻,大多项目方是不敢轻易让自已的币子上线交易的。

因为新项目的币子刚上线时,它们的市值都不会很高,交易的深度也不够,是非常容易出现被砸盘现象的。如果出现这些状况,如果运气再不好一点,遭到交易所下架的话,那不是就给自已的项目判了死刑?那自已上线之前的所有努力不是就打了水漂?

项目方不是傻子,都要为自已考虑的。所以,在熊市中他们往往选择观望的态度,这样一来,交易所就很难收到收入占比较大的上币费了。

而用户们呢?因为行情不好,大多人在牛市赚到的钱,该还的都还完了,不该亏的也亏了,于是就选择纷纷逃离。这样一来,交易所可以从用户身上收起的交易手续费自然也就会大幅减少了。

项目方的上币费、用户的交易费都少了,交易所的日子自然也就不那么好过了。事实上,极大多数的交易所就是在不断上演着一幕幕“于牛生,熊来死”的重复剧情。

~~~财力强弱~~~

成立一个交易所初期的投入是许多人能拿得出手的,但,这部分钱只相当于上桌打牌时每个人都得放到桌面上的那部分“底”。

没有强大的后续资金的流入,要想把一个交易所做成了,除非和上桌打牌一样,运气要始终站在你的一边。否则,成立交易所的人也只会像赌博场上的人一样,“线往细处断”。

由于大家都知道一个成功的交易所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来试水,而来到这个行业里,不是单一个人就能武打起来的。

要想在这个领域里具备竞争力,就必须有一个具备足够实力的开发团队 。要建立一个实力团队,就需要足够的财力来作长久的支撑。因为在这个圈子里,真正人才的需求一直就是个缺口。所以,对真正人才的争夺也会让交易所花上不菲的一笔费用。而这笔费用也是不容小视的。

在有了一个技术过硬的团队之后,产品的开发同样是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的。如果资金链不够扎实,就会造成技术过硬的团队也无力回天的“巧妇难为无名米之炊”状况,这对产品的开发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最终影响到交易所的发展。

所以,拥有了足够财力,在大方向上是能够让交易所拥有自已所需要的人才,并保障自已的产品开发处于一个较为顺畅的轨道上的。这样的交易所也就较容易成功了。

~~~产品齐全~~~

有人把交易所比喻成大赌场,这种说法显然有点偏激。我想,在币圈子里的人更愿意把交易比喻作一个个的游乐场。提到游乐场,许多人就会想起迪士尼乐园。为什么会想到它呢?无非是它里面的玩法多,去到那里的人可以有自已更多的玩法选择。

一个成功的交易所也应该像迪士尼乐园一样,让自已的产品尽量多,让用户有更多的玩法选择。

所以,要做一个成功的交易所,法币、币币、杠杆、合约、理财产品,甚至还要有自已的平台币。而在理财产品中,存币生息、借贷、staking等这些别的交易所有的,你都得有。

除此之外,交易所里的币子种类也得多一点。主流币中市值排名前30的币种能上的都得上,一些币价较低的山寨币该有的也得有。来到交易所里的人各种人都有,丰富的币种更能够吸引来众多的玩家。

~~~运营得力~~~

拥有了齐全的产品,众多可选择的币种的同时,一个成功的交易所还得拥有一个能够担当起成功运营的团队。

当一个交易所推出了新产品,或者要上线一个新币子了,这个运营团队就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事,让知道这件事的这些人产生浓浓的兴趣,并最终参与到其中来。

这一点,币安的何一,在这个圈子里还真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典范。难怪多个交易所的老板都在公开场合表示,他们现在最缺乏的是人才,特别是像何一这样的人才;也难怪OK的九妹在微博与何一聊得那么不开心。

当然,交易所的运营除了要有一个厉害的运营团队领导人之外,运营的多面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建立属于自已的社区,并让这个社区在形成对交易所的正向共识上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让自已的公众号、微博、推特等一些宣传窗口形成自身的影响力;善于发现一些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人,合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来为自已作一些必要的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人眼光~~~

上面的那些是交易所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一个综合。而这一条则是交易所的领导人特别得引起注意的地方了。

币圈有一种说法,散户怕项目方收割,项目方怕交易所收割,交易所怕谁呢?——黑客。

在币圈,黑客入侵,交易所被盗这样的新闻事件可谓屡见不鲜了。而一旦遇到这样的事,实力雄厚的大交易所因为自已抗风险能力摆在那里,受点损失也能扛得过去,可对于那些实力一般的交易所来说,就无异于灭顶之灾。

如何防范黑客呢?到现在为止,大家都在努力想办法,但无论你怎么高级的防范措施,也不管你多少想拒黑客于门外,黑客们总是会给人一种无孔不入的感觉。

据说,在各个交易所防范能力得到极大加强的今天,有这样的一种“黑客”。他们先是到一些交易所去应聘,由于他的技术有保障,能力自然强。所以,也较容易应聘成功。

而一旦他们成功应聘之后,他们就会努力的工作。一个能力强,而又勤奋努力的人,当然很轻松就能得到交易所领导层的信任。得到了信任,他们就有机会得到重用,得到了重用,他们就有机会掌握到交易所的一些重要的数据。

这个时候,他们就会选择辞职走人。而后的故事成了交易所被盗的新闻了。这是不是还真有点“无间道”的感觉?

对于这样的事,我也只是听说,真实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我也无从查证。但,这事也向交易所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如何才能让最得力的人成为我最忠实的人?

我想,如果一个交易所的领导人无法做好这个回答题,那他们的身边是不是就像埋着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哈哈哈)

总之,做交易所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导致能否成功的因素,除了以上这些,肯定还有一些为我所不知的东西。所以,还是那句老话:没有金钢钻,还是别揽磁器活!

本文摘自力场作者AII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