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NBA不当言论事件,我想大家都有所耳闻。

休斯顿火箭队,以及NBA高层,均以所谓的“言论自由”为由,公然发表了涉港的支持暴力份子的言论。这种幼稚和错误的言论,严重挑战了我国的主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怒火。

非常讽刺的是,他们虽然以“言论自由”为名冥顽不灵的拒绝道歉,但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14年,快船老板斯特林仅仅因为私下谈话时说了一句涉嫌歧视黑人的话,就被毫无余地的逐出NBA,连球队都被勒令卖出。当时他们为什么不用“言论自由”来为斯特林辩解呢?

更为讽刺的是,美国的推特(Twitter)、优兔(YouTube)、脸书(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一直在对客观报道关于中国真相的账号实施限流、封禁、删除等措施。据人民日报报道,仅2019年9月份,被删除的相关账号就高达4000个,被删视频、图片、文章不计其数。既然是“言论自由”,那他们凭什么删除中国账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无耻行为,就连美国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有非常多看到真相的美国自媒体人,例如著名视频制作人NathanRich,就专门制作过视频来揭露这些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这些赤裸裸的事实已经证明,NBA、乃至美国社会某些人所谓的“言论自由”只不过是名副其实“双重标准”:但凡对自己不利的时候,马上就闭口不谈所谓的“言论自由”;但凡对自己有利,就立刻举起“言论自由”大旗。这种明目张胆的无耻的行径,实在是有辱“超级大国”的名头。

但是,即便事情至此,却仍有非常多的人,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他们可能会觉得:NBA事件,仅仅是因为NBA相关人员的人品问题而引发的一个偶然事件。美国其他企业,例如人们普遍喜欢的苹果、耐克、可口可乐、百事、迪士尼等公司,应该都不会做出这种事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想的人,全都错的离谱!

因为这起事件,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偶然事件”。

还记得前段时间的杜嘉班纳(D&G)、范思哲(Versace)、Coach(蔻驰)、Givenchy(纪梵希)、Asics(亚瑟士)、施华洛世奇(SWAROVSKI)等企业的集体辱华事件吗?我在8月13日文章《外企辱华最可怕的一点在于,他们并不是故意的》中已经详细分析过,这么多企业,却仿佛商量好一般,不约而同的做出了同一个辱华行为。这根本不是所谓的“偶然”和“疏忽”就解释得通的。

还有最近的10月7号,世界知名公司苹果公司在号称“审核极其严格”的APPstore中上架“暴徒好帮手APP”,帮助暴徒实时追踪警察。这种非法APP是如何通过“严格审核”的,苹果公司心里难道就真的一点数都没有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其实是非常清楚的,美国乃至西方其他国家的个人和企业们集体做出这些事情,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了这样的教育,他们从一开始就觉得他们的想法就是天经地义的,早就对此习以为常了。

从以往发生的那么多起辱华事件来看,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发现:如果一个西方公司还没有做出这种事来,那么大概率也是因为这家公司还有点“聪明”,懂得迎合利益。而根本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知情达理。

但是很显然,要想西方社会里全部都是“聪明人”是不可能的,根据概率学来说,一旦数量够大,那么总会有一个耿直的傻瓜出来不小心说个“大实话”,就比如此次事件的导火索莫雷。他就只不过是一不小心说出了美国人内心深处的大实话罢了。既然出现耿直的傻瓜是必然的,那么这种事情的发生根本也就是必然的。

事到如今,那些被所谓“国际品牌”吸粉的人可得想清楚了,那些“国际品牌”,基本上都是一边在内心里把你当成傻瓜,一边“聪明”的赚着你的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在发生了这么多事件后,你还真心相信他们会发自内心的“尊重”你,那么从此刻起,你就真的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傻瓜。

如果我们不想成为一个遭人愚弄的傻瓜,那么我们内心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一点:那些国外企业、“国际品牌”的表面上的所谓客气,归根结底都是虚假的幌子,他们最终的目的,从来就只有利益。他们的从小接受的教育、他们的意识形态、他们的利益所在,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和我们水火不容的。

而这些事件,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未来,这种因意识形态而起、因利益争夺而不断扩大的冲突还会继续加大,而且随着我国的崛起,我们和他们产生的利益竞争关系也会愈加严峻,届时,这种赤裸裸的利益斗争只会愈加激烈。

利益斗争,也是最根本、最残酷的斗争,在世界经济趋于停滞的今天,这种利益争夺,更像是一个零和博弈。在零和博弈下,一个人富有,就意味着另一个人的饥饿。所以,这场斗争,其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有谁还心存侥幸,在形势已经如此严峻的今天想着自己能够独善其身,继续过自己“小确幸”的生活,那么这毫无疑问,是在做春秋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