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日本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成为了焦点人物。

2014年成功投资阿里巴巴的经历让孙正义直接登顶日本富豪排行榜。然而他最近在接受《日经商务周刊》采访时却表示很羞愧:“结果与目标相去甚远,这让我感到羞愧和迫切……日本的企业家,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没有任何借口。”

这位被称为“创投之王”的传奇人物却在“共享经济”领域频频遭遇挫折:上市之梦破碎的WeWork曾被孙正义看作是下一个阿里巴巴,从2017年开始累计投资高达110亿美元,但却难以阻止内部巨额亏损、创始人被解雇而导致的估值被“腰斩”继而上市失败的局面。

已经上市的Uber日子也不太好过。截至发稿前,Uber股价报28.87美元,比IPO时的股价下跌了近36%,市值也从上市时的754亿美元下滑至484.14亿美元。据分析师预测,软银因投资Uber和WeWork而造成的损失可能将突破十亿美元。

曾经的共享经济“独角兽”为何会落到如此境地?

Uber的辉煌过去

作为全球最大的独角兽之一的Uber,自诞生之初便自带了很多饱受争议的属性。事实上,在2010年UberCab上线当时以“打车难”著称的旧金山,通过手机下单便能够调度车辆直击用户的痛点,自此Uber便开启了它的扩张之路。

作为连接司机与乘客的平台,Uber的商业模式也相当明了,即从每一笔订单中收取相应的佣金,而司机也不必是专职人员,只要有车有时间就可以赚取一笔外快,这也是“共享经济”模式的本质。为了能够与传统的出租车行业一争高下,Uber依然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低价策略,但是Uber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根据IPO招股书显示,虽然亏损比例逐渐下降,但依然无法改变Uber缺乏盈利模式的事实。

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术壁垒,单靠“烧钱战术”的Uber一旦遇到不缺资金的对手时便难以迅速地抢占市场。东南亚的Grab、中国的滴滴和俄罗斯的Yandex都先后击败了Uber,这也让资本市场对于Uber的前景产生怀疑。

除了网约车业务外,Uber还上线了外卖(Uber Eats)和货运(Uber Freight)业务,同时还涉足了自动驾驶领域。其中Uber Eats表现出色,其月活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40%,收入暴涨72%至5.95亿美元。但是,网约车业务依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也同样是危机所在。

Uber的“外患”

目前,Uber在北美市场订单最多的区域为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但是Uber在这三个区域的路却越来越难走。9月18日,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正式签署通过第五号议案(AB5),该法案将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据了解,这一法案将要求Uber把网约车司机当做正式员工来对待,这就意味着网约车司机将获得一系列的福利与保障,包括工伤补偿、最低工资保障、失业保险和部分社会保障税,同时还需要保证网约车司机拥有带薪病假和探亲假等福利。一旦法案正式实施,Uber此前坚持的所谓“共享经济”的模式也将不复存在。

此外,纽约在去年八月通过了一项决议,对网约车新牌照实施一年的限制,同时也规定了网约车司机的最低时薪。这一决议的目的是为了限制纽约道路上的车辆数量,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网约车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带来的冲击。在今年八月最新通过的限令中还限制了网约车司机未载客时在特定区域停留的时长。

对于Uber而言,正式员工将直接导致Uber的运营成本的飙升,据分析师预测,这一系列的法案和决议将为Uber多增加至少每年5亿美元的成本。Uber愿意为司机提供各项权益,但是在正式员工的身份方面的态度却十分坚定。为了对抗AB5法案,Uber和Lyft联手成立竞选委员会,分别投入3000万美元为未来的竞选做准备。

市场还能坚持多久?

事实上,资本市场似乎已经逐渐失去了耐心。在美东时间10月9日股市开盘前,美国知名专业保险和再保险服务商James River Group(詹姆斯河集团)表示,将取消Uber Technologies Inc.的所有保险单。

据了解,James River将终止与Uber旗下全资子公司Rasier LLC 的业务合作关系,所有保单将在到期日2020年2月29日前取消,预计的取消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作为一家与共享出行行业车主合作的交通网络服务商,对于James River而言,Rasier LLC 的业务盈利状况不及预期也导致了他们商用汽车业务的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James River的第二大股东是高盛,而高盛正是Uber在IPO时的主要承销商之一,资本市场的暗流涌动也让Uber面临四面楚歌的困境。

对于Uber而言,找到适合的盈利点或许才是令资本市场重拾信心的关键。

综合自:爱范儿、懂懂笔记、商业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