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正值国庆假期,我在家里已经呆了5天了。

我截图了自已一个月前的朋友圈,“好想回家”

然后用这张图编辑了一条新的朋友圈,“好想上学”

大学的时光很忙里,

我经常抱怨没有自己的时间,

不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但等到真正放长假的时候,

我却猛然发现,

忙碌太久的人,

是不懂怎么休息的。

不知道去哪,不知道吃什么,不知道怎么让这一天变得更有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会儿,我的朋友评论了我的朋友圈

我躺在床上,回复说:“比起每天忙得要命的学习和作业,我好像更讨厌无所事事”

没想到,朋友突然过来私聊我

她问:“你怎么了?平常不是最讨厌熬夜写作业吗?”

我回道:“没干嘛,真的,只是觉得这样无所事事的日子像是在虚度生命。”

我们两个人就这么寒暄起来。

她问:“假期有什么打算?”

“没什么打算,也不想去旅游,假期人太多了。”

”可以去国外啊!“

太麻烦了,到国外又要签证又要换钱。

可我还是回她:“哈哈,再说吧,还没想好呢!”

对话就这么样草草的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天临睡前,我发现闺蜜发了一条朋友圈

图片是朋友去到一个景点游玩,配文是“在距离2020年三个月的时候终于完成了我一直想做的事情。”

我盯着距离2020只剩3个月,愣愣地出神。

那天晚上,我偷偷翻出了年初发的一条朋友圈,上面写着:“一定要看一场演唱会,要和最好的朋友去韩国,学会吉他……”

看演唱会这个念头从初二到大二已经7年了,但是一直都没有实现。

每次信誓旦旦地说,我今年一定要看演唱会。

到头来,又因为时间冲突,路途遥远的多重顾虑而放弃。

那天晚上,我仔细数了数,今年自己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在这些事情里面,又有哪些,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数到最后,我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忙碌了大半年,却没做几件自己念念不忘的事情。

说实话,挺难过的。

我意识到,自己一直是被推着前进的。忙作业忙学习忙社团,唯独没忙过自己喜欢的的事情。

莫名有些懊恼,我一直过的可能就是“被动性生活”。

过了一会儿,我仔细思考着:今年不去演唱会,明年还会有时间吗?现在不开始学吉他,之后还会有时间学吗?寒假不去韩国,工作了以后会有时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的很清楚,答案都是不会。

但去看演唱会除了门票又要路费,还要考虑到住宿。

转念又想,能有多麻烦呢?现在技术那么发达,网上也可以找民宿……

我们想要的东西很多,而且实现的方法比以前更多,更容易做到。

上了大学其实挺累的,我也觉得自己很努力很努力。

只不过努力的,多数都是我不能选择的事情。

而当我抢到演唱会门票的时候,我突然有种久违的期待。

那种感觉就像,自己的千篇一律的生活,突然从一潭死水了活了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后

其实很多人都不那么喜欢(甚至嫌恶)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但是想到现在的努力是为了之后能过上喜欢的日子。

虽然我也很这么想,但这种心态真的挺遗憾的。

因为他把人生分半了,前半生辛苦,后半生幸福,“先苦后甜”似乎是人们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概括。

我想,这就是很多人一直没做自己做的事情的原因。

但是,我们忽略掉的是,有些想要的东西明明都已经来到你的面前了,你却说“下次吧!等我变得会更好的时候我再去。”谁知道,下一次他再次到来是什么时候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想做的就去做吧!

知道你想努力变得更好,但是偶尔也要对自己好一点。出去旅游、看场演唱货,犒劳犒劳自己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