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磁县黄沙镇三街村有这么一个人

他没有豪言壮语

没有惊天动人的事迹

但他任劳任怨 默默奉献

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农村发展

他就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单红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56岁的他,身患重病,每周都要进行透析,但仍坚守岗位,激情工作。担任三街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三十年间,单红亮秉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敢想敢干、担当奉献,任劳任怨,打通了村内主要街道,硬化了大街小巷,带领群众开荒种树,引导群众发家致富,始终履行着共产党员的承诺,情为民系,利为民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杨瑞强的家中,单红亮正在和他商量着怎样养羊致富的事情,他们像朋友一样开心的谈着家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瑞强对我们说,他因双腿残疾不能干活,家里上有7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下有一双儿女需要养活,爱人又患有精神错乱症,生活十分困难,单红亮得知情况后,想方设法的帮助他们,先后送来各种生活用品,还帮他们盖了房子,今天又给他带来了能致富的好消息,“多亏了单书记和国家的好政策呀,我才有了奔头。”杨瑞强拄着双拐满脸洋溢着笑。

这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单红亮说,村支部书记就是个大家长,就是要时刻想着大家,为村民服务,哪位村民有了困难都得去帮忙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红亮每天都会步行在村里转悠几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遇一位村民,他主动询问他的身体和生活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书记,我们要求不高,能让我们有路走,有水喝,有电用就行啊!”单红亮对我说这是他上任第一天老百姓对他的嘱托,这是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他必须要做到。但事实上,要做到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并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单红亮刚任职那会,三街村两委班子成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矛盾交织难解,党员群众人心涣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单红亮意识到村班子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一个坚强的村两委班子,才能带着党员群众干出全面小康社会的生活,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他力排众议,以身作则,选用了几名作风过硬,素质较高的退役军人,全面肃清干部队伍,一位跟随他多年的老党员说,“刚上任的时候他就要求我们在办公室里放张床,说想要干好工作,就必须要舍小家,才能真正为大家。”秉持着一股不怕苦的精神,他带着大家早开会,晚总结,为了帮群众排忧解难经常几天几夜不回家,信任的氛围渐渐充溢在干群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党员群众开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子力量增强了,群众干劲上来了,党群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为了实现百姓有路走的愿望,必须要拆掉部分村民的家。“这是他们祖祖辈辈的家,说修路所有人都没有怨言,更有一个60多的孤寡老党员主动带头同意拆自己唯一的家。我必须要为他们做点事情,要不我就对不起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他带领着党员干部含着眼泪帮群众搬家。如今,三街村平坦的道路直通家门口,群众喝上了干净、放心的水,不仅用电问题解决了,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万家灯火通明,点亮的还有民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的笑脸就是他最大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为村民增收致富找出路,身患尿毒症的他,带病和村干部多次外出学习考察。最终,在多方的帮助下,确定了村里产业发展规划。他带领大家建了3座草莓大棚,并多次邀请农业种植专家来村进行技术指导,帮助他们学技术、学管理。同时,他还主动招商引资,增加村集体收入。集体有了收入,单红亮开始带领村民们建设家乡,美化乡村。在村里修建小广场,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广场上晒晒太阳等着孩子们放学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三街村的当家人,单红亮敢想敢干、大胆创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名乡村振兴路上的实践者,带领全村村民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路。

单红亮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农村支部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基层工作确实很辛苦,但能服务村民,带领三街村不断发展,他倍感踏实和满足。而谈到今后的工作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为村上建一家养老院,让村上的空巢老人都能摆脱孤单,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