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月宝宝的认知发育之快,都会让天天这身边照顾的妈妈感到吃惊。而孩子的语言发育不是“自然而然”就形成的,需要父母和孩子日复一日的语言“交流”。

想要宝宝有好的语言表达不能,不妨现在就开始用心的加以引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为孩子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

父母将语言、动作、实物以及环境全面、自然地结合与交融,为孩子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这是婴儿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

有的父母认为从小就应该让孩子学习普通话,而自己的发音不标准,就为孩子播放电视、手机上的声音,想孩子学到标准的语言。其实这是不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婴儿学语言需要有语言环境,要与动作实物联系起来。就像我们学生时代背单词,将单词放到文章中记忆,印象会更加深刻。电视、手机里的声音缺乏交流和互动,更没有对婴儿的回应。

所以,父母要不耐其烦一遍一遍地重复,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这是孩子学语言的基础。

2、把语言学习放入生活之中

与孩子讲话时,要让孩子看到你的口形,适当放慢语速。看护人做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语言告诉宝宝。像给孩子换尿布,一边换一边和宝宝交谈,“宝宝拉臭臭了”,“换一个干净的尿布,宝宝就舒服了”“宝宝是不是很舒服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时刻,带着耐心、关心、用心与孩子交流,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育,更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养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让孩子好好“听”

这个月的婴儿听力已经发育得相当成熟,几乎能够听到自然界中所有声音。听对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看护人要注意把孩子听到声音的含义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把语言与实物、动作等联系起来。像听到下雨的声音,妈妈可以告诉宝宝,“下雨啦,哗啦哗啦”,“宝宝喜不喜欢下雨啊”,“下雨是什么声音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妈还可以在宝宝每天情绪最好的时候,给宝宝大声朗读诗歌、文章,并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甚至配上表演,引起宝宝的兴趣。不要认为宝宝理解不了,他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注意说话的语气

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就能听出父母语气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妈妈抱着宝宝遇到熟人,妈妈用“命令”的语气对孩子讲,“快点叫阿姨”,孩子很可能不愿叫,这时妈妈语气可能更不好了,“怎么不叫人?”质问孩子。其实,孩子都能听得懂,即便孩子不愿叫,也没什么。不要用“训孩子”来体现自己的“礼貌”,这样得不偿失。毕竟,孩子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月的宝宝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好奇心爆满。美国儿科协会出版的《育儿百科》中写到:“八个月的宝宝对什么都充满好奇,醒着的时候一刻也不停地运动,但注意力时间很短,会很快从一个活动转移到下一个,花在每个玩具上的时间顶多是2~3分钟,然后就去摆弄其他新东西。”

醒着的时候一刻也不停地运动,睡眠也少了很多,看护人会很累。这时要是对孩子发牢骚,孩子是会听的懂的!

请不要这样做,再累也不要用训斥的语气对孩子讲话,注意与孩子讲话的语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读懂孩子的语言,及时给予回应

八个月的宝宝能够听懂父母的一些语意。比如,“妈妈上班了,和妈妈拜拜”,许多孩子能够拿起小手摇晃了,这时妈妈要及时给予回应。宝宝得到鼓励会很高兴,也更能刺激孩子的语言以及智力发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懂孩子的肢体语言。孩子虽然还不会用语言来表示自己的愿望,但可以通过特定的动作来与看护人交流。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举手投足间,父母都能准确理解。八个月的宝宝已经很愿意与人交流了,妈妈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一下子懂了这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珍惜孩子“喃喃学语”的这段时光吧,不仅是教孩子“说话”,更是幸福的“亲子时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