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称存在的理由

1、职称是对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认可,是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肯定,也是鼓励教师终身从教的动力。

2、1986年5月开始,中小学职称聘任制度开始了全面实施阶段;1991年7月,进入全面发展阶段;2015年8月,进入完善阶段。

3、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知道意见》第17条指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完善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衔接。

4、职称本身没问题,只是评审环节、考核标准、指标限制不是科学合理,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不是取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要求取消的理由

1、不能同工同酬或优绩优酬,干同样的活,甚至更多的活,职称低的拿的钱少;同样,成绩好的,职称低的,拿的钱也少。

这主要是年轻人的意见,年轻人干活多,成绩好,挣得少,自然有意见。

2、年龄相同,教龄也相同,干活也一样,但职称差一级,钱就差几百,心里不服,也有说不出的苦衷。

这主要是年龄大而职称没有晋级的老教师。

3、评职称时人为因素过大。论文、荣誉、课题、公开课等条件苛刻,有的人得到易如反掌,有的人得到难于上青天。

这主要是老实、不会通融,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人。

4、评审打分标准谁来制定?怎样制定?是不是量身制作?都值得思考。

5、领导优先,年龄大的优先,评审标准年年变,教师矛盾,干群关系都受到了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教师建议

1、开放职称指标,够条件的就可以参评晋升(我们这里中级指标已经开放)。

2、取消或放宽论文、课题、公开课、计算机等条件(我们这里农村学校已不做要求)。

3、政策倾斜农村,倾斜老教师,评审可下放到学校(有人说:上面一统就死,下面一放就乱)。

4、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缩小职称工资差距,提高薪金工资和绩效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说了这么多,取消职称是不可能的,国家正在改革完善,政策利好,年轻人是受益者,刚刚退休或准备退休的教师高级职称没赶上,吃了亏,只能祝你仙翁不老,幸福安康,多活几年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