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力场被币乎一篇文章收益过万的评论文刷屏了,正面声音和负面声音都有。我将负面声音总结了一下, 大概有这样几种:过度的头部效应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币乎已经成为几个头部大咖的天下,一般作者和新人完全没有生存的空间;点赞机制不合理导致不合理的收益,比如权重和点赞时间决定收益,导致大V和大权重结党,以及专业羊毛党组团专业化操作都能形成完全不合理的收益;文章的质量和价值与收益不匹配带来的用户效用和体验问题。。。

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理解为:币乎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用户层次问题。再往深挖一层:币乎的蛋糕有限,平台价值来源单一以及用户过于重视短期利益。

说到底,还是商业生态的问题。这应该是目前所有区块链内容平台的共性问题:平台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太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通证的应用场景,更没有可能形成健康的不断自动演化和扩大的生态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币乎来说:平台的价值来源,按照点线面体的理论,只有写文章和点评这一条线,而用以体现价值的通证KEY只有收入,没有支出的通道。这里面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用户在平台定位太简单:币乎的用户只有简单的几种类型,作者,读者,投资者,羊毛党。 不用过多去分析,就能知道绝大部分用户的目的说得好听一点是链赚,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撸币。

第二,到手的币没地方用:撸到的币除了质押去撸更多的币,几乎没有其他用处,所以后果就很明了,撸到目标数量就提现去二级市场变现。

如果平台的生态一直是这个状态,那么币乎后面的发展就已经能够预料。因为它的优势更多在于起步比较早,如果这个行业真正开始赚钱,有实力的大公司或者项目进场,用资金就可以进行碾压。当新的平台有更高的物质激励,作者和读者流失是肯定的。因为币乎在用户之间的网络效应并不明显,更谈不上网络协同和协同效应。用户在平台最大的动力是撸币,而没有更多的价值沉淀和关系沉淀,转移去其他平台的成本显然很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互联网平台的最大价值来源于协同网络创造的协同效应。而想要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靠得是商业生态。

所谓的商业生态,是针对某一个特定商业目的的全新的社会化协同网络,一个可以自动演化,具有不断自我扩展能力的网络。说得具体一些是在一个商业体系中,有多种多样丰富的角色,存在多元化的需求,每种角色都拥有自己的地位,占据一定的空间,也各自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各种角色在相互接触互动,以及满足彼此需求的过程中,又有可能产生许多新的需求,新的角色,新的职业,甚至新的物种。随着需求,角色,职业,物种的增多,这个商业体系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能够承载的内容和元素也会增加,当然价值也会越来越大,这个不断自我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形成一个积极正向的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说币乎,我们来看看力场的生态。

比币乎更有优势的地方在于,力场引入了公链项目和DAPP这两条“线”,因此力场的角色比币乎更多元。它的意义在于,项目和DAPP有创造更大价值的可能。因为项目和DAPP自身就存在许多的需求,跟多种用户和角色的结合,又会产生更多新的需求。

但是同样的问题是:从目前来看,力场的平台价值来源仍然很单一,通证没有更多的应用场景,说得更深一些,平台角色的多元化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因为定位太简单,用户之间的链接和交互不足,需求没有被充分激发。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层次分析中看出:

力场有多种用户,比如读者,羊毛党,作者,话题主,圈主,项目方,DAPP开发者,以及投资者,为了能够跟清楚地理解用户需求,我们笼统地将这些用户概括为B端用户和C端用户。

C端用户的需求包括当不限于:链赚,阅读,培养写作习惯,提升写作能力,投资能力,学习能力,运营能力,自我成长,了解项目,为进入区块链行业做准备,社交,寻找共同进步的朋友。。。

B端用户的需求包括当不限于:项目广告;项目推广,比如征文,宣传,布道;项目社区建设,比如学习,课堂,任务,活动,粉丝发展,共识建设;DAPP使用,测评,征文,推广,活动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

那么力场的用户需求被满足的情况怎么样呢?感受最明显被满足的需求包括链赚,阅读,写作以及项目征文这几种。C端用户被满足的需求最大一部分属于较低层次的物质和安全需求,比如链赚;只有阅读和写作属于较高级别的需求。而更多的高层次需求,比如社交,被尊重,自我实现则未被满足或者未被很好地满足,具体包括学习,投资,运营等能力,项目分析和选择能力,自我成长,寻找同侪,以及区块链入行准备等等。 从B端需求来看,被满足的基本上也只有征文一种,更多的能够创造更大价值的需求也未被满足。

而一个能创造巨大价值的生态,潜力就看它能够满足多少需求,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生长出多少新的需求,以及为此为生出的新角色,新物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力场可以挖掘的用户需求潜力非常大,甚至可以创造出对用户需求的超越性满足:为用户提供创业的机会和平台。

从这些需求被满足的前景,我们可以模糊地看到力场未来的生态。

1. 力场作为一个连接各种角色的“面”,主要作用是提供平台基础服务和设施,并保证平台上各方在满足彼此需求时的交易能够快捷顺畅地进行。

2. 平台上能够提供“线”这个功能的角色包括:作者,圈主,话题主,课堂运营者,讲师,培训师,活动策划师,推广运营人员,投资顾问,项目方,DAPP开发者,项目对接人员等。 当然以后还有生长出其他多种角色的可能。

3. 能够提供“点”的服务的角色包括:音视频制作,编辑,海报,图片制作,PPT制作,精评达人,任务达人,游戏达人,活动达人等等。

4. 演化为商业生态“体”的潜力:在内容提供这个“面”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各种需求被满足,交易得以实现,以后还有可能出现新的“面”,比如金融,社交,链游,信用认证等等。 这些错综复杂的“面”相互作用,交织成一个牢固的不断发展壮大的生态“体”。

点线面体的各种角色在为其他用户提供服务满足对方需求的过程,也可能需要其他人的服务,比如作者在提供写作这条“线”的服务时,可能会需要投资的服务,就可能参加投资学习;投资者,作者以及其他任何角色也都可能需要更深入了解项目,就有参加项目方举行的各种活动和学习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生态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化,复杂动态交互的过程。以文章实现的链赚只是其价值来源的一个部分,因为这部分的收益来自平台每天释放的数量固定的LC,当平台不断扩大之后,有了更多的价值来源,它甚至可能只占很小一部分。用户获得收益的入口增加了,总的收益增加了,我们现在所争论的各种问题,比如激励机制,分配机制都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它们只是针对释放LC的这一个部分,而更多的激励和分配是由网络协作自动实现,由用户需求驱动,市场机制自动进行调控。

健康的生态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新的需求不断被发现,被满足,还体现在这个过程就意味着LC的应用场景被不断拓宽,有足够应用和流通的通证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本文摘自力场作者雪儿小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