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打得赢必须要有中国芯

跟踪稳定!发射!……成功了!

“儿,安心工作,妈等你。”

图 |郑哲思、蔡建忠

来源| 人民前线

在东部战区陆军第73集团军

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单位

他们有一种独特的胜利庆祝方式

每当战车导弹击落靶机

他们就会给战车镶上一颗星

这颗星叫“胜战金星”

每一颗星都代表着他们的荣誉

每一颗星背后

都藏有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

让我们一起去听听防空兵指导员郑哲思

为我们讲述那一颗颗《夜空中最亮的星》

这颗星背后矗立着忠诚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原军区派遣干部留俄学习

12月的俄罗斯零下20多度

学员们没有俄语和发射原理基础

为了不给中国军队丢脸

他们白天学习

晚上请中文翻译开小灶

揉着冻红的耳朵

搓着僵硬的手

遇到不懂的就录音

求学之路异常艰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他们心里都明白着

学好、学精通了

长的是中国人的脸

学不好

伤的是中国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求学路漫漫

所有学员都铆足了一股劲

最终

十名学员获得金牌学员勋章

回国后组织装备试射

首发命中

空中开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到了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的高度肯定

挥毫写下“神剑”二字

面对“神剑”

他们庄严地为战车镶上了第一枚星

这颗星背后流淌着拼搏的汗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某次实弹射击

当发射到第9枚导弹时

突然发生提前爆炸

检测后才得知是发控部位故障

上级要求一周内必须解决

但当时缺少相关备件

外国又不给提供

金牌银牌不如打造自己的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备处长许光锋带领技术骨干

开启了两班倒的作战状态

白天顶着高温开机检测

深夜反复与困意作斗争

无声的夜晚

只听见蚊子的嗡嗡声和铅笔的沙沙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番苦战

他们终于把中国芯安进装备

测试那天

所有人在战车里凝神屏息、攥紧拳头

眼神死死盯着屏幕

生怕错过一丁点信号

心都提到嗓子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一刻在场所有人都洋溢着幸福的泪水

他们骄傲地为战车镶上一枚金星

战车终于靠“中国制造”

燃起了新的征程……

这颗星背后饱含着深情的泪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第一次跨区基地化演习

发射2站站长马乾坤突闻母亲病危的消息

作为站长肩负导弹发射任务

如果中途换人

发射失误风险极高

如果不抓紧时间赶回去

就见不到母亲最后一面

回还是不回

一张假表展开又折上

一根笔头刚提起又放下

一天接连抽了两包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母亲来电

缓缓地吐出来八个字

听着母亲微弱的气息

马站长心如刀绞

他攥着电话

噙着泪花

实弹射击的那天

弹响靶落瞬间

马站长跃出战车

一路狂奔

第一时间拨通母亲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电话那头却传来父亲的声音

“来不及了,你妈走了……”

马站长最终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却等来了全旅官兵深情的泪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茫茫星空

哪颗星最亮

不在浩瀚的星河

就在防空兵的战车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车上的星不仅是军功章

更是荣誉与血泪的象征

正是一代代防空兵

用自己的拼搏奉献

让他们闪得耀眼、亮得发烫

那是荣誉的颜色、是忠诚的底色

更是军人的本色

文 | 孙鹏飞、赵欣、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