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人对于苦难的承受能力究竟有多强,那么你应该观看张艺谋导演的这部《活着》。它改编自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

相较于原作内容,电影虽在故事情节上有所变动,处理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电影的改编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深了故事的戏剧色彩。如果说小说试图告诉读者“一个人对于苦难最大的承受能力”,那么电影则更多给观众呈现出“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命运如此悲凉?”

命运的悲剧不是没有原因的,人为的命运悲剧也许才更加痛苦。在电影《活着》中,主人公福贵所处的那个特殊时代,不管人是如何的努力,也难以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而在张艺谋导演的叙事中,人的无奈、人的卑微欲求全都得以很好的展现。

在电影中,每一个角色都在命运中苦苦挣扎:福贵、家珍、春生、有庆、二喜、凤霞、镇长......这些平凡的小老百姓的命运就是那个年代中国的命运。

观影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凤霞难产的情节。经过改编,电影增加了“王教授”这一角色,更加凸显了凤霞难产大出血最后导致英年早逝的悲剧与那个特殊年代有着难逃其咎的因果联系。

电影中充满了“反讽”的手法,可谓是全片的点睛之笔,深刻却不失喜剧性地揭示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人们的“愚性”与可笑。也暗示了在那样一个荒诞的时代里苦苦挣扎生活的底层老百姓,等待他们的注定是悲凉。比如电影在展现大炼钢铁时期家家户户的铁具都要捐献国家的那段历史,给镇长设计的许多台词都很有时代色彩。

要说电影的最大变动,当属导演张艺谋将故事的结局选在了福贵、馒头、二喜、家珍一家子日常吃饭的场景。影片就定格在这样一个温馨的瞬间,让观影者觉得仿佛只要活着,日子还是会慢慢好起来的,就像福贵自小念给有庆和馒头的那句:“小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牛长大了就是共产主义了。”福贵的这段话每次听起来总觉得朴实又心酸,但又总能从中感到福贵对于未来生活的乐观与希冀。福贵的期许悠悠穿越了历史,真的希望在电影中的馒头能够健康快乐的长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