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OL当道的日子里,溢美之词横行,同类型商品仿佛每一个都是最好的,我们逐渐迷失在风中,丧失了任何判断力。

于是,KOC登场了, 没有产品软文,没有精修磨皮,没有把产品放到镜头前用手挡在后面对焦的镜头,有的只是朴实文字带着前置拍的朴实照片,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文案写手嘛,大家一看便知。

KOC(key opinion customer关键意见消费者),说白了就是每个品牌的狂热的素人爱好者,在消费者群体中具有较大话语权,对潜在消费者群体具有引导购买决策的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招募”体验官的活动,通过KOC的亲身试用的感受告诉各位:

OMG! 真香预警!

作为公域流量的KOL,通常以CPM(cost per mille按照曝光给千人成本的计费),而KOC作为私域流量,通常以CPS(cost per sales 按照销售量计费),两者因曝光量不同,推广付费模式也不同。KOL让人知道这个产品,诚然,它刚兴起时会让人产生买买买的冲动,随着消费者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辨别推广能力的提升,这种冲动便会在质疑中消散。KOC则让人深入、真实地了解这个产品的好,在KOC们“用过了都说好”的观念下,进一步出现了购买欲,借此达到品牌商品带货的目的。

可是,近期网上流传的那些说KOL已死,KOC当道的观点,其实并不苟同,觉得更像是一种营销推广模式的轮回,双“k”都是近几年内伴随互联网营销出现的新词,但他们除了名字更专业化,实质换汤不换药:我们口中的大v、“带货”顶流不就是KOL模式的开创者,一开始电商购买的用户评论就是最初最普通的KOC嘛。只是平台商家不诚信刷单评论导致消费者失去信任,又因流量粉丝经济加自媒体崛起使那些年的我们带着与时俱进的心转向这些颇具光环效应的KOL事物,等到流量反噬、虚假充斥的当下,良心买家“秀”又“横空出世”,给人造成了一种新模式的假象。以此二者更迭反复,便是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

同时,还能发现KOL和KOC之间存在一种双向的隐形转化关系,因为从影响力的角度去分析KOC,那么它的流量和广度与KOL无法相比,但亲和度和信任感是KOL给不了的,二者各有利弊。但,市场瞬息变化无法预测,单个自媒体的发声基于利益还是消费者本身也未可知,但有一点利弊的趋向性随时代发展而定,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个KOC日常使用产品的数量是有限的,且对于很多产品来讲必须具有使用周期、使用情景才能看到真实效果,这使得KOC在瓶颈期会有两个选择:第一,成为KOC中的top,亲自不断选择使用同品牌其他系列产品,成为品牌最具忠诚度最具信服力的KOC,为品牌的销量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这无疑是最本心的KOC;第二,成为隐性KOL,我们对于人性化的KOC的考量不仅仅要从“人”的角度,还要从长远角度的“人性”维度考虑,任何人都无法保证KOC所占的角度一直都是以消费者为本,彩虹加个黑白滤镜也可以变朴实,照“吹”不误,“key”这个词一旦被品牌和消费者粉丝盖章,便很难摘下。

另一方面,KOL也可以转化为KOC,从他们口中的测评、xx天vlog记录使用效果等等,都是在和KOC模式接轨,利用他们自身的粉丝基础带货销售目的更易达到,还可以博得好感,增添铁杆粉丝粘度,增厚粉丝滤镜,延长自媒体生命周期,何乐不为。而这两者的转化反应,催化剂无疑是消费者认知变化,从媒体广告的被动接受到主动搜索筛选、主动辨别,消费者在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心骨。

一个产品在成为“爆款”的背后极大可能有推手,营销推广其中一环的KOL和KOC二者功不可没,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中,如果硬要选择,那么相信产品进入期和成长期的KOC吧。

口碑是一个逐渐积累的慢性称颂,9012年了,消费者切不可在短时口碑中再次迷失。水太深,护好自己的小钱钱,别让浪头打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