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知名大V“青记”发起举办了线下活动,主题为“那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青岛?”,关注聚焦青岛年轻人。

针对这一讨论有人这样留言:

1、希望青岛的人才向心力不止于周边县市小镇青年就近去城里安家,而是全国的优秀人才来青岛打工。

2、希望城市的楼宇亮化工程不是为了在卫星下灯光指数好看,而市民早已酣睡。要大市小民,还是大民小市是个问题。

3、青岛的企业层次,决定了薪资水平,决定人才层次。要巨无霸的低端制造业,还是小而美的创新型企业,是个问题。垂直领域几十人的小团队业绩干翻几万人的大企业,拼的是创意和效率,人数不等于人才。企业竞争不是打群架,人越多越好。

4、你定位成旅游城市了,来的都是候鸟和富太太,冬天爱青岛才是真爱。好客山东,来的都是客。活力深圳,来了都是深圳人。口号能部分反映核心竞争力。

5、青岛啤酒好喝,但喝多了正事就谈得少了。南方人酒量差,爱喝天地1号,所以不说醉话胡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应重视城市的信用体系建没,降低群众的生活成本,解决群众的贴身问题,形成诚信守诺的城市文化。以我买房以后遇到问题为例,为了能住上房2014年选择偏僻一点的世园片区,好在政府规划有地铁地产承诺了交通教育医疗,然而五年过去了还依然都是规划,每天通勤成为大问题。住了房子以后又发现,物业除了严格执行合同中收物业费这一项外,其它合同内容都是摆设,而且你没有地方投诉,回复多是流水式的,留给群众的唯一途径是法院起诉,这种不守信企业都靠群众打官司来治理,这个生活如何安定下来。再说房子维修,不管是地产部门,还是自己装修找的社会公司,只要你交完钱,就不用再指望他们了,基本不理不睬,需要另花钱找人维修,大小公司一个样,这是企业诚信问题。

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