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开放的平台里,最终都会面临或多或少的内容水化现象,并不是说在一个通证社区里,由于有了十分显性的行为激励,才会导致这一现象。

当然,这两者在内容水化的体现上,是有区别的。

在传统社区中,内容的水化原因可能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机制设计上的缺陷,导致高质量内容无法获得合理的曝光或激励(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精神层次的激励),进而在内容上劣币驱逐良币。

这种现象在知乎等社区平台上也会发生,如用户回答问题的方式变得段子化、随意化,结果还是获得更高的曝光,这让认真用理论分析回答问题的用户感到不公,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真正优质问题的难产。

二是,一个社区为了扩大规模,放开了准入门槛,用户的认知水平开始参差不齐。当每个用户都有发表作品的权利时,内容水化仍然是无可避免的。这一点与第一点的区别在于,他们的水平是真实存在上限,内容水化并非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证社区内容的水化,原因一定包括上述两点,因为通证社区本身就作为传统互联网社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会促使水化现象的进一步恶化。那就是通证激励机制。

在传统社区里,用户不想产生内容,就不会去发,缺乏内在动力因素。但通证这一物质激励的存在,会让用户即便没有表达的欲望,也会找内容去发,为了获得额外的代币。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会出现很多缺乏真情实意、答非所问、不知所云、乱搬乱套等低质内容。这一点相比传统社区的内容随意化,是更为严重的现象。“不怕你说不好,就怕你胡说八道。”出于本心的情感表达,即便质量欠缺,也总好过不经发布者自行思考的冷若冰霜的内容分发。

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通证社区,叫“币博”,想做区块链领域的微博,用户发表内容是有代币激励的。这个社区由于暂时缺乏内容上的管控,所有内容基本就是一滩水,毫无令人想去驻留的亮点。

那怎么办呢?

大概有两种方式,一种叫设置门槛;一种叫取消激励或降低激励。

在设置门槛上,有几种方式是已经存在,并接受长期检验证明可实行的。如一些论坛会要求用户注册多长时间、活跃度达到多少才能发言。

如哔哩哔哩,会要求用户必须先经过答题考试,十分考验用户的耐心,想要发表评论,必须通过这一关,这就是一道门槛。至今我都没去答这些题,因为缺乏去评论的欲望,在这个社区欣赏别人的作品是我使用它的原因。另一方面,那么多道题,怎么答嘛,太TM难了。

有了这个门槛,用户评论的质量起码能有一个下限。但又不可避免导致部分用户或者内容的流失。

前段时间看了B站CEO的采访,如果想快速扩大产品用户的增速,这个门槛可能又需要被放低甚至移除。这说明鱼和熊掌,是不可兼得的。

而通证社区,如果在内容上无法做到真正吸引大量用户的前提下,设置门槛算不上是明智之举。

这里面的区别在于,传统的互联网社区,内容本身就有很高的丰富度,无论是视频、图片,甚至是文字,在内容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用户作为内容消费者,选择权利多,也更容易获得满足感。

区块链的世界里,内容形式还十分单一,主要重心在于一篇内容的观点上。这一点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如何让内容更加多样化。但很可惜的是,懂区块链的他不懂得如何让内容变得有趣;知道如何运用表达技巧吸引用户进行内容消费的,他又不懂区块链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不少通证社区都开始着手于内容水化现象的治理,其中包括有两个“币”字开头的社区。做法也十分简单粗暴,无非就是取消部分激励。

取消发帖激励,这让“为了发而发”的那一部分内容生产者,失去了发帖的动力,也正是通过对源头的治理,来解决大量内容水化的现象。

这么做到底好不好?很是值得思考。这可能是一个用户参与感的问题。本就在长文这一块碰了壁,门槛较高,参与不进来。想在门槛较低的发帖区找找自身在社区的存在感,结果取消了这一块的收益,又会失去发帖的动力。

当然,为了通证激励才来,这种出发点过于物质化,是不推荐的。但是,除非用户能在内容消费或者其它社区行为上有较高的参与感。否则,没有值得留恋的点,也是大概率是会离去的。这是通证社区的一个底层逻辑问题。要不然,就只能一直通过通证这一介质,单一地连接产品与用户。

我一直在思考,没了激励用户还会留下来吗?

也在思考,大量的边缘用户的离去对于币价到底会有多大的影响?

关于第一点,这些数据都掌握在平台的手里,平台是可以做一个数据分析的。当然,至于什么样的用户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活性用户,平台应该也是知晓的。

在第二点上,每个平台的通证经济机制都不尽相同,像力场和币乎的作者,想要获得高收益的方式不不一样的。这会导致某些机制的变化,造成的结果也会产生差异。

当摸清这两点之后,我想关于微力、话题如何治理可能会有更清晰的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里,尽管人很多,有时候挤地铁都让上班族们觉得生无可恋。这是一座城市越繁华、越多元,难以避免的。好的东西多了,坏的东西也多了。但它的吸引力变得越来越大,让无数他乡者蜂拥而至。说到底,好的东西一多,让人愿意去忍受那些坏的感受。

可能,一个通证社区,亦是如此。

本文摘自力场作者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