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民监督网从临汾市交管部门获悉“临汾市道路停车收费将进入倒计时”,不少当地媒体为当地政府出台的这一项收费政策摇旗助威,宣传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把这一缺乏收费依据的政策美其名曰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城市道路临时停车位从土地和道路建设投资来看的话,属于公共事业项目,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收取临时停车费那无疑和停车场一样具有了盈利商业化的性质,任何地方政府出台的这一收费政策举措都是缺乏法律和政策依据的,同时从民生角度出发,城市道路圈地划线收取临时停车费也是不合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国,关于城市停车难,停车贵的问题始终在引发着民众的强烈争议。城市道路路边停车位应属于城市公共资源,它最初都是以免费的形式对外开放的, 大家都知道我们在购买新车时是要缴纳高额的车辆购置税的,车辆每加一升油也包含了燃油税和养路费。那么争议点就来了,既然路边停车位属公共道路,而我们的车前期已经被收取了燃油费和养路费及其他费用,那么在原本属于公共资源的临时停车位上进行收费是不是就涉嫌重复二次收费。这一地方政府行为,明显是对老百姓不公平的,也有“与民争利”的嫌疑,从饱受争议的住房各类“接口费”问题,再到城市道路公共停车位收取停车费这一现象,充分的体现了一些地方政府漠视民生问题,把“走群众路线”的民生大计置于尴尬的境地。

利用城市道路停车收费本属于“圈地收费”,这种利用公共资源盈利的企业在收费问题上始终让老百姓抱怨声不断。根据物权法,公共道路所有权归属国家。临时占道停车应视为公益性经营,对其收费是否符合行政性收费原则,靠地方政府发改委一纸文书就加以实施,显然是缺乏相关收费依据的。正因争议声长期存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先继取消了城市道路临时停车位收费这一现象,让路于民也就等于让利于民。在全国都在相继取消城市道路停车收费这一大前提下,临汾市政府为何还要迎难而上出台这一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政策?这确实很让人费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中,无论是城管部门或者交管部门收取路边停车费,都是没有任何的法律依据的,何况把原本属于公共资源的车位交给民营企业去进行收费创收,关于收费的监管和资金流向,是否会纳入地方政府非税财政收入?是否会在逐一时间段面向全社会进行公示?这些似乎目前都还是未知数,这难免会让人对它的合法性产生质疑。那么,这些负责收费的企业会把创收的钱投入到城市道路的建设上么?这才老百姓真正关注的焦点。会不会存在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进行私下利益输送?很多地方的实践证明“城市停车位收费”在缺少监管的同时更容易滋生腐败。从之前北上广和天津停车位收费的问题被记者曝光后,牵扯出了一系列的腐败问题,这恰恰证明了地方政府收取临时停车费这一政策的不可行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临汾市区停车收费的公示牌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有一部分车是免收停车费的,我们暂且把这些车辆理解为“特权车”,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执行公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军车、喷有执法标志的行政执法车辆。很多老百姓为此吐槽声一片,难道这个停车费是专门针对老百姓和社会车辆制定的?首先我们来说说新能源车,新能源汽车是为倡导国家环保节能而生产的车辆,在享受完国家相关的补贴政策后,无需缴纳任何与道路相关的任何费用,同属机动车辆,同样在路上跑却可以享受区别对待免收市区停车费?那这些喷涂“执法”字样的车辆就更不用说了,请问收费管理员是以什么形式来证明这些车辆正在参与执法过程中?如果不能证明,那这个市区停车费不正如老百姓所料专门给老百姓和社会车辆制定的,而制定这一政策的依据何在?另外根据临汾市政府公告中提到的借鉴其他城市收费标准,目前国内依然还在进行市区停车位停车收费的一些城市,停车收费价格为2元/每3小时内。那临汾市这个每30分钟收费2.5元的停车费问题,具体借鉴的是哪个城市的收费标准呢?再往深的谈这个问题,城市道路的建设发展是国家统筹实施,那么道路停车位理应属全民公共资源,在全民所有的公共资源中划线圈地进行收费,老百姓肯定是不情愿交这个钱,那么势必会引起收费管理员与车主的矛盾和纷争,这无疑加剧了社会矛盾,近些年因收费管理员和车主因停车收费问题发生的恶性事件数不胜数,悉数导致这些社会矛盾的罪魁祸首是谁?因此,关于临汾市城市道路停车费问题当地的执政官员还是应该慎重考虑比较稳妥。

在很多国家公共停车位都是免费的,我国部分城市虽然也存在道路公共停车位收费的问题,但随着强烈的民意质疑声也在逐步取消。而临汾市即将进行的道路停车位收费问题,相信随着社会的强烈反响当地的执政部门也许更应该听听老百姓的心声,公民监督网也将第一时间追踪关注此事件的具体进展情况!

以下为临汾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相关文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公民监督网山西站 责编:冯兴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