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字免费订阅

尿素作为含氮量46%的高氮中性肥料,特别适合作物叶面喷施追肥。 但是选购尿素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看清楚包装上的这点标示,不然很容易导致肥害的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标示是什么呢?大家可以仔细寻找,一般会在袋子的底部有一串不起眼的提示:(含缩二脲,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缩二脲?这又是什么玩意?为啥会对作物造成伤害呢?

缩二脲是在尿素生产过程中,处理不当产生的物质,又称双缩脲,国家规定尿素需检测缩二脲含量。 但也有业内专家指出,只要是以尿素为原材料,通过高温(高于130℃)生产的复合肥均有可能产生缩二脲。

缩二脲超标烧苗标

有很多朋友反应,使用尿素喷施后出现肥害,抱怨是浓度过大的问题,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缩二脲含量过高导致的。 特别是作为叶面喷施的尿素,缩二脲含量绝不可超过0.5%。

它对种子的发芽和作物的生长均有害。据了解,当肥料中缩二脲含量高于0.5%时,不可作根外追肥施用,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缩二脲含量超过2%时,对作物种子和幼苗均有毒害作用,浓度过高产生盐害,造成烧根、烂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在购买尿素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缩二脲标示。GB15063-2009有明确表示:含有尿素态氮的产品应在包装容器上标明以下警示语:“含缩二脲,使用不当会对作物造成伤害”。

研究发现,在瓜果蔬菜上长期、单独、连续施用尿素,容易造成缩二脲中毒。 因此尿素应与硫酸铵、碳铵交替使用,配合多元素肥料,协调作物养分。 此外,尿素使用浓度不可过高,浇根浓度1%-2%,叶片喷施0.3-0.5%。

缩二脲的化学结构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缩二脲的化学结构式

使用尿素肥料四不要

不要与碳铵混用

因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 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 8.2~8.4。 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 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不要地表撒施

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转化过程才能被作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铵化过程中被挥发掉,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撒施,氮素的损失更快更多。 所以,氮素不能地表撒施。

不要作种肥

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 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 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不要施尿素后马上灌水

尿素是氨态氮肥,施后必须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要经过2~10天才能完成,若尿素施后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会溶于水而流失。

您还想看:

你所看到的,也许正是别人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