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远远不止于365行,但是有些钱就不是你赚的,因为你不是那样的人儿。

比如,现在做汽车贷款的那些老板们,其实就是以前混社会的那些大哥,因为汽车贷款面对的群体是出租司机以及贷款买车的人,这部分群体很容易出现那种我就还不起了你能把我咋的,面对这些刺头如果老板是像你我这样文绉绉的,那就摊上事了,因为即使诉诸于法律,法律会帮你胜诉,但是追缴汽车资产人家可不管,就不给你车,你能咋的。但是,如果放款的老板之前就是混社会的,司机们在想这样抵赖,就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一直记得我广州的一汽车客户反复说过的一句话,“中国并不是一个契约社会”,之前一直以为他说的对,全社会估计都如此,现在想想不一定是,很有可能是他一直面对的客户群体不是一个契约型群体。

上面提到了汽车贷,一说起贷款便会想到高利贷,高利贷从几年前的古中国到当下的21世纪,从繁华的城市上流社会到朴实的下层农村群体,一直存在从没有消失。为啥呢?因为钱是所有人(可能除了海瑞)行动的动力,有钱就有高利贷。古有杨白劳卖喜儿,今有为了苹果手机但还不起钱被人拍果照。还有最近被公安突击查封的上市公司51信用卡,干得就是窃取用户信息,然后电话骚扰推荐高利率的贷款项目。

我一直觉得像这种高利率贷款只会存在于繁华都市的企业家之间,因为银行不给贷款不得不高利率拆借,现在才发现农村社会的高利贷利率不比城市少,有得甚至达到了年利率24%,你说可怕不。几千年来,信贷一直存在,只是不停地变换一种漂亮的外衣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用数据说话》:因为人是懒惰的,大脑更是,懒得计算懒得分析,只喜欢故事,如果展示数据,大脑就会说好牛逼好牛逼(因为我看不懂啊),产生崇拜之感,自然也就被说服了。

分享两个关于数字力的故事。

1、读书。有人经常会乱定目标(因为反正也完成不了),春节定下目标——今年要看30本书。完全扯淡,绝对完成不了。30本÷12月=2.5本,一本书大概200-300页,按250页来算,2.5x250÷30天=20.8页,一天20.8页,看一页的时间大概是5分钟,那么每天就要差不多2小时时间来看书。精确到这,自己能不能完成就一目了然了。

2、出租汽车肇事案。一天漆黑的晚上一辆车租车把人撞了后跑路了,警察问目击证人,车是啥颜色的,他确定地说绿色的。但是警察不是这么分析的,警察查阅了这个市出租车的整体分布,发现绿色车仅占5%,蓝色车租车高达95%,所以警察没有完全相信目击证人的话,也不是不相信只是根据数字概率,再加上天太黑,目击证人看错的机会概率会很大。案子判决后,肇事出租车还真不是绿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