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被“10000小时定律”吓到的你,完全可以选择“20个小时”搞定

6月30日到7月1日,作为2019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交替,很多人在朋友圈各种感慨:

“2019年时间过半,自己的学习计划却没有过半。”
“2019年上半年一晃而过,下半年我们重新开始。”
“我这一颗热爱学习的心的脉搏,远远跟不上时钟滴答的节奏。”

用了这么多华丽的词语,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自己的学习计划没有完成。

人人都在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哪怕完成不了也要,为什么?

因为每个人既渴望学习成长,也恐惧落后挨打。

如果问及如何才能掌握一门知识,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脱口而出“10000小时定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是“10000小时定律”?

“10000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其中写道“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0000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如果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的历练,按比例计算就是:每天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成为专家至少需要5年。

曾经,我问一个非常上进的朋友:“如果让你尝试10000小时的锤炼,最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你能承受吗?”

朋友回到的很直接,也很坦诚:“接受不了,一是因为我无法每天投入8个小时专注于一个领域的学习,二是我还要陪孩子、陪爱人,忙活各种看似微不足道但很重要的事情。”

是的,他的回答代表了绝大多数职场人。

“10000小时定律”往往运用于专业技能的提升,比如高尔夫球技能、射击、围棋等等,是一个从“学会”到“进阶”的过程。

而职场人,更多的是要快速掌握一项技能、了解一个行业的核心逻辑,只是从“不会”到“学会”的阶段。

所以,我们不用恐惧“10000个小时”的漫长,因为对于我们而言,20个小时就可以快速掌握任何行业80%的核心逻辑。

20个小时快速学习,有什么依据呢?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费曼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费曼技巧”:高效学习的核心技能

“费曼技巧”,是由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提出的一种高效学习法则。

关于“费曼技巧”曾经有一个故事:

费曼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时,公开挑战数学系博士。他告知对方,如果对方能够用费曼听得到的语言告诉他任何一个理论,包括前提假设是什么、定理是什么,他就可以马上告诉对方该理论是否正确。

起初,数学系博士并不相信,在通过多轮验证之后,费曼总是可以准确判断出理论的正确与否,让在场的学生都叹为观止。

后来,人们把费曼的学习技巧加以总结,就形成了现在的“费曼技巧”。

与其说“费曼技巧”是一种学习技巧,不如说是一种学习理念更加准确。

“费曼技巧”的核心在于:

将学习到的东西加之内化整理,然后以一种易懂的方式输出,别人越容易理解,就说明内化掌握的越好。

比如理解一组业务概念,起初理解的只是字面概念和计算公式,通过层层递进,透视概念的内在逻辑,看到了概念的整体全景,最终也就达到了“费曼技巧”所要求的标准。

如果用古人的诗句来形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对概念的浅层次理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达到了费曼标准。

基于“费曼技巧”的高效学习法,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20个小时,快速学会任何行业核心逻辑的4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目标,大量泛读

往常情况下,人们要学习一门新知识,或者掌握一个行业的核心技能,就会从网上搜集大量的资料,或者买一堆书籍,然后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由于我们从小就养成了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加上这种“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我们开始制定如下错误的学习计划:

一本书共计400页,计划用30天的时间读完,于是倒推出每天阅读13页的学习计划。

这个计划看似很完美,其实大错特错。

社会高速发展,职场人需要快速掌握知识,如果再用这种默守陈规的“公式计算”式的学习方式,显然已经落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应该怎么做?

比如,明确要学习新零售的知识、掌握物流行业的核心逻辑的目标,我会通过关键词搜索,找到比较经典的书籍作为本次学习的资料素材。通过对比之后,选择了《NEXT独角兽》和《互联网+物流》两本书。

书到手之后,就要开始泛读了。泛读需要注意几个要点:

①5分钟阅读自序,10分钟阅读目录

很多人没有阅读自序的习惯,感觉自序就是作者的自言自语,没有太多知识含量。

其实不然,自序往往是作者起心动念写这本书的背景,通过自序的阅读,你可以快速掌握这本书背后的故事,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引发共鸣。

阅读目录,可以帮助你掌握整本书的框架逻辑,从中还会发现自己的痛点,这就是未来要重点学习的地方。

②100分钟进行泛读

作者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加丰满,会使用大量的案例、故事作为论据,甚至在语言的表达上采用多种定语来修饰。

进行泛读,就是要跨过案例、故事、修饰语,直奔作者的核心观点。

书籍中,作者的核心观点往往用来作为标题,或者放在段落的前几句。

③35分钟简单回顾

重点记录下在泛读过程中的难点、困惑、问题和想法。

很多人读书,舍不得在书上写写画画,总想把书读完了还是崭新如初,这是学习大忌。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很多想法都是稍纵即逝,如果不能立刻记下来,就可能永远忘记了。

记录在书上,是最直接高效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步:框架思维,建立模型

通过泛读之后,大脑中存储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独立的、零碎的、关联性校对较弱的。我们要通过“框架思维”,将这些信息链接起来。

什么是“框架思维”?

框架思维,就是将碎片化的信息点加以连接,形成具有立体感的信息链的思维。

李笑来老师提到“概念和概念链接”,古典老师在《跃迁》一书中提到“知识晶体”,都是框架思维的体现。

找一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3个小时,快速搭建核心逻辑模型。

这里建议使用A3大白纸进行手绘。

一定要进行手绘,因为手写让你记忆深刻,且宏观的感知较好。电脑的思维导图此处不建议使用。

①先在A3纸上将重要的概念、定义、公式写下来。刚开始不用考虑美观度,大胆的写下来。

②通过箭头、实线、虚线将之间有关联的信息连接起来。

箭头,代表递进、推到、顺序;

实线,代表直接关系;

虚线,代表间接关系。

③同时需要进行一些细节信息的补充,比如一些关键点、困惑点的注释等等。

通过这一张大图的绘制,整个新零售物流行业的知识框架就呈现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步:专家咨询,难点突破

泛读和框架模型呈现的过程,也是不断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已经标记了很多困惑点和难点。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找到这个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帮助我们进行难点突破。

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专家咨询,岂不是更省时省力吗?

如果没有框架逻辑模型的呈现和理解,就没有好的问题,也就无法直击关键。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作为行业专家帮助别人答疑解惑,遇到的人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第1类:先提问,后想着去整理框架逻辑;

第2类:先整理框架逻辑,后提问。

通过对比,第1类人往往没有经过深度思考,提问的问题也都是一些细节,很难触及到问题的本质。而第2类人,因为有了前面的整理与思考,提问的问题水平都很高,也更容易触及到事情的核心。

①找到行业专家;

专家,就是这个领域比较有建树,或者理解比较深刻的人。对于我们职场人而言,对于业务理解透彻、绩效优异的同事,也可以算是专家。

②反复推敲核心难点问题;

提问的问题要保证确实是自己的难点和困惑。在提问之前先多问自己“为什么?”

比如学习新零售物流行业的核心逻辑,问道:

“为什么生鲜平台的瓶颈在于冷链物流?”
“为什么广大物流公司都在布局快递柜?”

等等这些问句,都可以让我们自己有更加深刻的思考。我们无法解决掉的问题,也更容易触及到问题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步:理解复述,成果内化

理解复述、成果内化的环节,也是“20小时”快速学习法最重要的一环。

复述的前提是理解;

复述的目的是内化。

什么是复述?

复述,就是将我们已经学习到的东西,使用自己的语言、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重新表达。

①确定复述对象

这个人可以是同事、家人,也可以是镜子里的自己。

②设立复述主题

建议以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告知复述对象今天的主题。

比如,“今天我要向你复述的是新零售物流行业的核心逻辑。”一句话概括主题,也就给自己确定了方向。

③大胆复述

依据以往参与复述的经验,前几次的复述,要么笑场、要么语言表达断断续续、要么是思路会被各种问题打断。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胆复述。在复述过程中记录下自己出现问题的地方。

④问题点追溯

针对复述过程中,自己遇到的反思点、不理解的点和别人的提问点,回到泛读环节重新理解,或者在网上查找答案。对于一些自己确实无法解决问题,再次请教专家。

重新理解之后,再进行复述,再理解,如此往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ips:20小时快速学习法的时间分布

明确目标,大量泛读:10分钟阅读自序,30分钟阅读目录,200分钟泛读,60分钟回顾,小计5个小时;

框架思维,建立模型:180分钟呈现模型和反复推敲,小计3个小时;

专家咨询,难点突破:120分钟重难点提问和交互,小计2个小时;

理解复述,成果内化:600分钟反复内化,理解复述,小计10个小时;

合计20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任何行业80%的核心逻辑,从“不会”到“学会”,20个小时足够了

我们不需要用“10000小时定律”去死磕自己,因为我们需要更快的学会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

学会“费曼技巧”,按照20小时快速学习法的4个步骤,你可以快速搞定。

正如爱尔兰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所言:“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

行动起来,通过20小时学习,快速提升我们的职场竞争力,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