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欧盟一份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7年期间,相关机构在欧盟成员国的边界和市场上缉获了上百万种产品,这等于每个14岁以上的欧盟公民人均一份假冒伪劣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欧洲监察机构(监视知识产权侵权的特别机构)2019年9月19日发布的一则关于知识产权侵权的报告,报告显示,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欧盟成员国的海关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缴获了上百万种产品,这相当于每个14岁以上的欧盟公民人均一件假冒伪劣产品!

假冒伪劣产品对公民安全构成威胁

这些假冒伪劣产品的价值约为12亿欧元,基本上是马耳他(欧盟成员国之一)2018年的GDP。但事实上,这些被缴获的假冒伪劣产品仅仅是很少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假冒伪劣产品流入欧盟地区。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很大一部分是药物,其次是一些配件和玩具,它们可能会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小包裹数量急剧上升,伪劣产品比例固定

另一份数据显示,欧盟海关部门查封或阻止了2700万涉嫌违反知识产权法的产品进入市场。通过邮寄或快递服务发送的小包裹的数量正在上升。另一方面,涉及整个飞机负荷或船舶负荷的大规模缉获的数量正在减少。

检获物品的主要类别是香烟(15%),玩具(14%),包装材料(9%),标签,标签和贴纸(9%)和衣服(8%)。日常使用的家用产品,例如护肤品,药品,玩具和家用电器,占被查获物品总数的近37%。

近年来,这些比例非常相似,这反映了对特定类别商品的需求及其消费。北马其顿已成为假冒酒精产品的主要来源,土耳其在饮料,香水和化妆品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印度在计算机硬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犯罪活动的后期需要伪造商标的包装材料,主要是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制造的。

大多数假冒产品被德国和比利时的海关当局捕获。在专有权利所有人或进口商的同意下,将近90%的查获假货被销毁。

若转载请在明显位置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