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通通的针线和绣布,能带来的怎样的视觉体验?

要找到答案,不妨到浦东高桥古镇走一遭,步入设在一座清代旧居内的“高桥绒绣馆”,仿佛置身于一个油画展厅,房间里和走廊上陈列着一幅幅作品:田园风光清新悦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些就是曾经名噪一时的“上海绒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绒绣又叫“绒线绣”或“毛绒绣花”,是一种采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的网眼麻布面料上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工艺。

绒绣的制作,非常考究。以配线为例,一斤羊毛可以做出976根绒线,每根长1.44米,而且都可以劈作4股。用这种材质的绒线绣出来的作品毛茸茸的,制成的作品立体感胜似油画,因而也被称作“东方油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绒绣”的制作过程大致分为三步:

第一,放样,用打格子的办法将原稿复制到网眼布底子上;

第二,工艺师手工自行染色配线,根据原稿画面色彩,按照色调、色相、色差的细微分别,染出所需的各色绒线;

第三,绣制,一般先绣轮廓或深色部分,再绣各个色彩块面,最后细部刻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绒绣必须是纯手工完成,历经拣线、染线、排线、劈线、拼线等十几道复杂工序,所以每件工艺品都是不重样的。

绒绣虽然是刺绣工艺的一种,但与传统的丝绣工艺技术相比,其绒线材料的质地比之丝线显得厚实,使用的针法也不复杂,主要有呈斜点状的打点绣、十字针、扒针、掺针、拉毛以及乱针等,可视画面物象表现的需要灵活配置选用进行再创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一般刺绣不同的是,绒绣技艺对色彩的追求是近乎苛刻。在将原色线劈线分股重新组合成复色线绣制后,能将有限的色线产生无限的色彩效果。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绒绣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不反光,视觉柔和。远观色彩浓郁,层次清晰,立体感强;近赏色彩丰富有变化,层次复杂又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