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有人预言,共享、循环、圈层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渐渐地,我们共享的事物也多起来,生活因此方便化、经济化、循环化。那么,在共享经济时代,我们都共享了些什么?

首先,由于品牌竞争与资本投放而投入使用的共享物品越来越多,在“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同时保证了科技的含金量与可用性,性能也由于市场的竞争和需求而不断提升。在共享时代“烽烟四起,诸侯割据”的初期,这种竞争反而给市民们带来了大量的实惠与便利,极低价便能使用共享物品。

其次,共享物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在共享时代,公民私有物品的持有量会因共享物品的性能与价格不断优化而减少,在便利的同时节省了开支,这又何乐而不为呢?例如,我身边的很多邻居都弃用或售卖了自己的自行车,转而使用共享单车。因为自己的自行车还须自己进行维护,保养价格又高;而单车虽是付费骑行,但无意损坏或出现故障却不用自己修理,会有专业团队接手。

同时,人们也更乐意与身边的人共同分享,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打破城市化造成的人际关系僵硬的局面。在这个情势下,人们可能更加乐观且大方,生活更加多彩。

然而,在看似繁华似锦,前程大好的共享时代却暗藏着不利乃至危机。共享物品时常会给社会、国家机构的监管带来不利影响,如时常出现的十二岁以下的男童骑共享单车被撞身亡的事件,就会让人们对共享单车在真实生活中的可行性表示质疑。在这个事件中,共享单车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十二周岁以下的孩童不应骑车,但这个责任由谁来负呢?显而易见,新时代的各种各样的物品挑战着人们的认知底线,给监管与使用带来不小的混乱。因此,国家岌须出台相关法规,对共享物品的使用划定红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享单车是较早进入人们视野的“共享”物品,现已成为人们出行首选的交通工具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共享经济,它实质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务——自行车租赁业务,其主要依靠的载体为(单车)自行车。

在杭州,有款更为市民所熟知的共享自行车“小红车”。2008年5月1日,杭州街头出现了一抹“行走的红”——杭州公共自行车投入试运营。就是它,在风雨中成长,成为了杭州的一张“金名片”。今年,是“小红车”运营的第十年,也相信“小红车”所代表的“杭州模式”会越走越远。

共享单车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因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出行萎靡状况,最大化利用了公共道路通过率,同时起到健康身体的作用。

如果人们出门都有一个必带品,那么毫无疑问现代人会选择手机。因为如今的手机已经完全实现智能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能接打电话的工具了,现在的人们几乎可以通过手机办好所有的事情,不管是付钱、订餐、还是购物,曾经的游戏机、照相机所拥有的功能如今都可以用一部手机来替代,于是人们在一天里使用手机的时间就越来越多,而手机的电量不足的问题也成了大家广泛拥有的烦恼,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在高铁站、公交站这种人比较多的地方去借用其他人的电话或者充电宝。

而正所谓办法都是从问题中发掘出来的,聪明的人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出了一个令人满意的东西——共享充电宝。

就是在你的手机快要没电时,你可以找到了一个共享充电宝的服务站,然后支付两块钱就可以得到一个充电宝进行使用,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返还,否则就要被罚款并扣除你的账号在系统中的信用积分,这很大程度的制约了使用者,减少了“有借无还”的情况。

虽然共享这一想法是值得令人鼓励的,但是说实话共享充电宝这一工具并没有得到特别好的传播。“有借无还”的情况依然存在,甚至说有的人通过暴力的手段来得到服务站里的充电宝用以私用,这不仅给共享充电宝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违背了当初共享充电宝方便他人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享汽车,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等十余个大中城市街头出现许多共享汽车,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完成定位共享汽车、无钥匙解锁、计费结账等一系列用车流程。

跟共享单车情况相似,共享汽车也面临着车辆乱停放、违章,损坏等问题,并且由于行业门槛高、挑战多,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更为棘手。比如同样是停车难,汽车停车位更紧缺,可能还会面临着罚款,赔偿等经济纠纷,另外汽车租赁涉及的事故理赔、违法处理等问题也让人头大,也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为此,一些大城市发布了共享汽车行业服务规范,同时成立共享汽车专委会,引导行业依法和规范经营。

各方面的共享领域都在不断的完善改进,我相信,在不久后,我们将会进入一个共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