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道路六个维度为支撑点,《壮丽70年 时间都知道》用实地寻访的方式,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蓝图细致勾勒。

作者:乐生

7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但中国大地走过的70年,却在时间轴上涂抹出辉煌的奋进之笔。 围绕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进行讲述,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北京卫视承制的大型通俗理论电视节目《壮丽70年 时间都知道》于23日收官,引起了广泛关注。 《壮丽70年 时间都知道》于10月21日至23日连续三天在北京卫视播出。节目播出期间,#壮丽70年 时间都知道#主话题三次登上生活记录榜第1名,总计占榜长达22小时,主话题近三天阅读总量突破1亿+,讨论量4.4万+。节目多个相关视频在爱奇艺、腾讯、优酷、微博等平台播放总量已超4000万+。

通过故事寻访的形式,该节目带着观众亲历现场,在全方位描摹新中国“壮丽七十年”发展图景的同时,也让理论节目模式创新更进了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个“维度”,描摹壮丽70年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唱雄鸡天下白,满目疮痍的旧中国成为过去,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70年后,中国以崭新的形象屹立于世界东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一个又一个奇迹正在中华大地上书写。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成就浩如烟海,要解读好这个宏大命题,力求做到精准阐释,科学的篇章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维度来看,北京卫视《壮丽70年 时间都知道》有着精巧的设置。节目共六期,分为《中国经济之谜》《中国式民主之路》《中国文化何以自信》《遇见一个更好的中国》《美丽中国在行动》和《踏平坎坷成大道》

六个篇章,选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道路的视角,纵横交错地串联起了新中国70年发展这条主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期节目通过对港珠澳大桥、浙江义乌商贸城、河南洛阳智慧矿山的深入探访,展示了中国制造的活力、改革开放的伟力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从一份“五一口号”出发,第二期节目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多种制度建设日趋完善的历史进程;

在“双百方针”下,第三期节目着重讲述了我国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事业全面繁荣的面貌;

第四期用记录了三代人生活方式变迁的账本、实现整族脱贫的独龙族、正在整治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北京“回天地区”三个真实事件让观众看到中国民生建设的进步;

防风治沙、植树造林、治理雾霾,第五期节目从生态出发,反映了在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

最后一期则从岳阳市军队干休所离休干部、91岁退役军人朱再保回忆共产党领导人民前后自己生活的变化切入,继而串联起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成功下线、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三峡工程等重大成就与事件,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带领人民走出来、干出来的,是来之不易、苦难辉煌之路,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力量办大事之路,是和平发展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严谨的主题分类和丰富的叙事案例,节目中,一个个典型人物出镜,也成为阐述理论的重要一环。港珠澳大桥管理总工程师苏权科、河南跃薪智能机械总工程师杨辉、毛乌素沙漠治沙人牛玉琴等人的故事,让理论解读更为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个主题板块,多个人物设置,《壮丽70年 时间都知道》将70年发展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讲述,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一同描绘出了新中国奋进的华彩乐章。

实地寻访,让理论读得懂、看得进


理论节目如何能“叫好又叫座”,首先取决于观众能不能“看得进”,除真实、准确外,还需具备鲜活清新的文风、可亲可近的气场、生动走心的故事。 《壮丽70年 时间都知道》在呈现形式上,摆脱了居高临下、自说自话的传播视角,呈现出了新的观感。类真人秀的实地寻访模式,让理论解读变得更有代入感。节目中,通过“时光寻访人”谭江海、孙扬、李宗铭等人的寻访,观众也随之走入了第一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式民主之路》一集中,“时光寻访人”来到茅洋乡白岩下村,一场热热闹闹的村民说事会正在开展。围绕村里试营业的玻璃栈道门票价格问题,村民们开始议论起来,有人提议50块,有人觉得大人30块、小孩20块,最后在群众投票下,20块,成为大家一致同意的价格。 这场小小的村民说事会,成为了我国基层民主制度的发展缩影,而观众也跟随节目的视角,全场“参与”了这场民主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影像呈现上,节目也一改“画面+解说词”的单一叙事形式,大量历史影像资料、同期声的加入,让影像呈现更富视觉美感与信息含量。如开篇便是采用了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在讲述70年前后的面貌交替时,画面中,一面五星红旗从有颗粒感的历史影像,瞬间变得鲜艳起来;而在呈现西藏民主进程议题时,76岁的旦增群培老人的采访同期声,让场景真实又富有感染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介绍,为了达到最佳的呈现效果,节目的拍摄行程跨越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行程数万里,共走访了浙江义乌、吉林长春、云南贡山县独龙江乡等20个拍摄地,采访了百位中外主人公。俯身于一线的创作,保证了内容的翔实,也让节目饱满的叙事成为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好电视理论节目,既要贯穿真理的力量,逻辑严密厚植内容,也要讲究艺术的传播,更要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和表达。《壮丽70年 时间都知道》用主题化设置解读宏大主题,通过实地寻访、故事化讲述的形式,结合丰富的视听语言,在生动展示新中国70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变同时,也让理论节目宣传走出了新路。

·End·

编辑 | 徐蕾 王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