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车一族也是越来越多。

如今,车辆进出小区、酒店的大门或是商场、写字楼的停车场时,往往都要经过一道“电子栅栏”——起落杆。

车辆靠近时起落杆的闸杆会升起,车辆通过后,闸杆会落下,循环往复,管理车辆在通道口的出入。

但是在这一升一降数秒钟的间隙中,如果道闸系统出现问题,或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车主抢行通过等等因素,都可能对车辆“当头一棒”,造成车辆剐蹭,车主受伤。

近些年,起落杆伤人可谓屡屡频发,有的甚至导致行人被砸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4日,一段“骑车男子抢行被起落杆击晕”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监控视频显示,一名男子骑摩托车尾随汽车过路口道闸,不幸被下降的起落杆击中头部。

致使该名男子当场倒地昏迷,险些酿成车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起落杆并非隐蔽设施,且无障碍物遮挡,行人和车辆通行过程中是可以看到起落杆的升降情况,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抢行通过,发生意外时除了责怪自己,又能怪得了谁了?

在通行道闸时,通过车辆或者行人无视警示及提醒或者错误通行造成损失,或是在明知通行道闸区域存在一定危险可能的情况下,未能观察车辆通行和出入口情况,未注意自身通行安全,强行通行的车辆和行人本身也存在过错。

在一些类似案例中,法院一般会充分考虑双方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和行为原因大小,也会酌定物业公司对损害后果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