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钱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不能缺少的事物。可以说钱是这个世界“活性”的来源,它能让人安身立命,能给人以最大化的自由、幸福。

追本溯源,我们先搞清楚什么是“钱”?虽然我们每天都在使用“钱”,但“钱”到底是什么东西?难道就是那一张张薄薄的纸片?要理解这个概念,我们需要追溯到货币的起源。人类在“狩猎、采集”时期是完全没有金钱概念的,每个部落自给自足,从食物到衣服,有需要就自己去采集,自己去生产。

部落里存在着简单的物品交易市场,比如拿一块肉去换一双鞋,帮人剪一次头发换回一袋小麦等等。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货品种类和人们需求的增加,以物易物就出现了问题:比如说有人拿一袋土豆去裁缝那里,想换一件衣服,但裁缝这时不想吃土豆,他想打一个离婚官司。

那么,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找一个想吃土豆的律师来达成三方协议。不同商品和服务之间的相对价格、价值转化问题随着社会分工和物资丰富日益突出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一般等价物”来称量所有物品的价值,也就是“金钱”。

我们从小从课本上学来的传统观点认为,货币起源于一般等价物,即商品货币。人类从原始社会走来,生产力有所发展后,开始产生剩余产品(即超过自用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来和别人换自己刚好需要的东西,于是产生了偶然交换。

随着交换的扩大,人们发现物物交换有时很麻烦,耦合成功率低,比如你今天想用羊换衣服,但对方却不想要羊,而想拿衣服换陶器,于是交换无法达成(物物交换因需求不匹配而无法达成)。半年后,那个做衣服的人突然想吃羊肉了,来找你,你的羊却早被吃掉了(物物交换因时间不匹配而无法达成)。物物交换受制于种种限制,于是人类找到了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的中介物,解决需求不匹配、时间不匹配等问题。比如,可以拿一头羊作为一般等价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区块链”可能大家还比较陌生,但如果到说“比特币”,那么只要稍微关注金融动态的人一定耳熟能详。比特币(BitCoin)最早由名为“中本聪”的神秘人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时创造。当时的美国政府为了摆脱危机,从而过度“量化宽松”,通过超发货币,稀释全球其他同美元挂钩国家的资产、外汇储备,从而达到转嫁危机,让他国买单的目的。

区块链是因为比特币才产生的,中本聪在2009年想设计一个不被任何机构操控的技术,就是想做一个点对点的现金系统。

这一项技术要解决很多的问题,比如拜占庭的问题和双花的问题(自行搜索学习)。如何保证这个系统能够长期良好的发展下呢?中本聪想出的方法是:用POW机制来做挖矿,激励这些为BTC做贡献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

中本聪使用这个系统,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算是一次成功的创业。

在这个行业里面,也有很多人去疑惑,什么是区块链?其实,区块链无法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区块链在飞速的发展,给出任何一个定义的话,可能会让其他人产生误解。

如果只是从微观上理解区块链,那就像井底之蛙,是看不到区块链即将改变世界的未来的。毕竟,从微观上来看的话,要实现不可篡改且可追踪溯源的特性,并不一定需要使用区块链技术。所以,还要看懂区块链宏观上的本质,才能预见到区块链真实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宏观上来说,区块链的本质是什么,不同人会有不同观点,不少人认为其本质特征是去中心化的,另一帮人认为其本质就是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公共账本,而在我看来,其核心本质就是一种自信任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协议。下面我将逐步剖析我的观点。

宏观上的区块链就是一种基础协议,而不是指代具体的技术。作为一种基础协议,有几个基本特征是必备的,那就是分布式存储、P2P 网络和共识机制,当然,还有微观层面的不可篡改且可追踪溯源,如果不具备这几个特征,哪怕只缺了一个,都不能称为区块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