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的人,或许对自己的重要性有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又或者完全缺乏羞耻感,但是心理学家说,自恋的人一般都比普通人更加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一项持续展开的研究发现,自恋者们虽然会让别人烦,但却不太可能烦自己,因此也就少有压力、少有抑郁。

主持这一研究的心理学家科斯塔斯·帕帕乔治亚博士(Kostas Papageorgiou)说,人们对自恋倾向的负面反应,往往使他们忽视了自恋者自身所享受到的正面好处。

研究者们试图找到答案的问题包括:尽管自恋倾向都被视为“具有社会毒害性”,为什么现代社会在政界、社交媒体和名人中,自恋者人数却呈上升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缺乏羞耻/罪恶感

研究人员把自恋者划定为更有可能“有冒险行为、妄自尊大、过于自信、对别人缺乏同理心、几乎没有羞耻或罪恶感。”

研究人员希望找到答案的是,既然自恋者有这么多负面特征,但却为什么仍然随处可见,而且常常不仅不为差人品所累反而得到奖赏?

无论是政界还是社交媒体上,自恋都成上升趋势

自恋与精神病,权术和施虐等并列,是心理学家确定的心理“黑暗特质”。

不过,帕帕乔治亚博士的这项有700个成年人参与的研究显示,虽然自恋症对社会来说是可悲的,但对自恋者们本身来说却有诸多益处。

他们可能对其他人的感受不管不问,在身边留下了无数的情感创伤,但是自恋者们却似乎有天然的保护层,免受自艾自怨自卑等负面情绪的困扰。

他们爆棚的自信心和对自身重要性的高度认识,似乎使他们有了自我保护的品质,感受的压力程度较低,也不太可能看到生活中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衷权位”

贝尔法斯特的研究人员此前曾经得出结论认为,自恋者“心理韧性更大”,因此更可能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

帕帕乔治亚博士还研究了不同程度的自恋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

他说,那些“妄自尊大”型的自恋者们,可能热衷权力和社会地位,感觉自己有“过度膨胀的重要性”。

但是“脆弱”的自恋者,却更具防备心理,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视为“有敌意”。

至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处理压力的能力,在帕帕乔治亚博士看来,“妄自尊大”型的自恋者更可能有“非常正面”的个性。

他说:“当然并不是所有类型的自恋都是好的,但是某些却可能产生正面的结果。”

他说,这样的心理表现,不能简单地视为“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看成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产物和人类天性的表现,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有益或者有害。

在他看来,“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找到恰当的方式培养某些正面心理特征, 同时防止养成某些其它的负面心理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