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闹腾了几个月之后,最近的大湾区,有些事情似乎正在起变化。

比如说,前些天,《中共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的通知》曝光,广东省给了广州一个前所未有的表态——

要把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与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同等的力度,全力推动实施。

此外,对于广深的关系,给了这样一句话:

不断强化广深“双核联动”,“双轮驱动”的作用。

怎么联动呢?从同时公布的《广州市推动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行动方案》来看,涉及广深联动的具体表述有十余条之多,包括:

“与深圳共同打造国际多式联运中心、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国际物流航运中心。”
“谋划建设广深第二高铁。”
与深圳共同争取国际国内重大展会落户两市并合理布局。”
“与深圳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
……

与广东省的文件同时出现的,是本月25-27号,“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行。

“读懂中国”规格不低,属于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旨在增进中外之间的相互了解,搭建中外交流与对话的桥梁与平台。之前已经办过三届,举办地点一直没有超出过北京的范围。第一次走出北京,就选择了广州。

这意味着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想大半年前,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大湾区的各个城市,定位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在《纲要》全文中,香港被提及102次,澳门90次,广州41次,深圳39次。

如果细看,香港有两大枢纽+三个中心,定位“国际大都会”,是大湾区的真正龙头,广州定位也很高,深圳的定位比预期要弱一些,澳门不功不过。

闹腾了几个月之后,风云已经变幻。

深圳、广州甚至澳门,都被陆续飞来的“大礼包”砸中了。

两个月前,40岁的深圳获得了一份“大礼”——前所未有的顶层定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省委马上开了会,强调“全省动员,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详情参见→解读!深圳获派“特大政策红包”!楼市能分一杯羹吗?

时间进入十月,利好更为密集。

在广州举行的“第八届岭南论坛”上,传出广州期货交易所年底可能获批,澳门证券交易所有望设立两大消息。

上周,深圳前海“扩容”方案正式上报国务院。而广州则得到了前面所说的两大利好。至少在广东省的层面上,广州已经被提到了和深圳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但地位相当,还必须携手共进。

一河之隔的那些事儿,正让整个大湾区的城市排位,发生着微妙的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这样的改变,会如何影响楼市的走向呢?

一座城市的楼市长期走势,决定因素在于供需。具体点说,就是钱和人会往哪儿走。所有的规划和利好,最终都落脚于对产业变迁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首先,看产业变迁。

什么产业最能支持房价?

金融和科技。

香港的事情之后,最近几个月,深圳、广州和澳门都在金融方面有所斩获。

深圳有美国举全国之力围剿的粤海街道,科技中心地位稳固,金融相对差一些。而广州属于商贸中心,金融和科技都没有强到哪里去。

深圳前海扩容“双扩区”方案上报国务院背后,是“探索放宽港澳投资者在深圳设立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准入门槛、业务开展等方面的限制;建立与前海开放创新相适应的账户管理体系;开展深港绿色金融合作”的三年规划;

广州努力了近十年,终于获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背后的逻辑是“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而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澳门,忽然背负了孕育“人民币离岸市场的纳斯达克”的希冀。

三地拿到的金融“红包”,完美实现了错位发展。

再说科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大湾区的科技核心,基本就在广深。深圳是传统科技中心,广州坐拥全省最为集中的高校资源。
同时,在最新的《通知》里,特地强调了“打造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等一批创新节点”和“支持南沙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先行先试”。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在这几个月的变迁中,最大的利好大概在南沙。

其次,看人口增量。

其实,放在全国来说,大湾区的产业和人口流入一直都是不差的。

大湾区的民营经济高度发达,贝壳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民企500强数量的增速一直全国领先,带动了大量的就业和人口的增长——近三年,大湾区平均每年增加150万人——这相当于一个大型城市。

这些人,在过去三年里,绝大多数流入了深圳和广州,紧接着,是临广的佛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流入人口的基数,叠加未来高薪产业人群可能的聚集度,这部分人群将成为房地产最核心的托底力量。

说完需求端,最后说说供应。

局姐拿到了一份今年上半年的大湾区重点城市土地供应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看不知道,深圳的土地供应如此短缺,而广州和佛山,是土地供应真正的大户。而如果只看住宅的建筑面积,佛山半年新增的住宅建筑面积,相当于8个深圳。

或许,这就是临深片区房价高居不下,而佛山的房价一直涨不起来的原因吧。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