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80后、90后的,特别是农村出身的这一辈,可能对农村墙面宣传语印象非常深刻 --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想要富,先修路”、“少生快富老有扶助”。

而现如今,如果你去农村,已找不会当年的模样,而是充斥着这样的广告语 -- “农村淘宝啥都有”、“小米电视买的早,媳妇娶得比人好”、“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

同一面墙,却是两个不同时代的缩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现象: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那面墙

1978年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应地,扶贫、计生成大家熟悉的词语。最著名的当属 “少生孩子多种树”、“要致富先修路”等等。

21世纪初,海尔、TCL等家电也在加入“刷墙”大军。但随着电视的普及,农村墙面广告似乎有消沉一段时间。

不过,另很多人没有想到,网络时代,农村墙面会再度红火,成为网络商家、互联网公司的争抢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原因:不变的是那面墙,变的是农村市场的价值

曾经的岁月里,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狭窄,墙面备受关注,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网络多元化,传播形式多样的今天,农村墙面广告会成为“团宠”?

其实,各品牌方争相到农村投放广告的背后是农村市场的角逐。

当城市人群被挖掘殆尽时,寻找新的增量用户成为企业继续扩张的关键所在。有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次线城市人口是一二线城市的3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意味着中国下沉市场有超过70%、总数接近10亿的人口,流量池巨大。于是到农村去打广告,成为众多急于寻找新客公司实现品牌下沉的第一步,农村的热度再次上升。

与城市人喜爱“宅”,喜欢通过网络、电视等手段了解新产品不同,农村人更信赖身边熟悉的事物。因为这样的消费特性,农村墙面的醒目文案,成为最“简单粗暴”的方式。

除了农村市场的潜力外,支出成本也是商家们着重看紧的指标。

有业内人士称,比起城市写字楼动辄数万元一个月的广告,农村平均300元一面墙,广告可以投放3个月,农村里的“墙体”价值显然更大,宣传效果显然更好。

因此,伴随着“电商下乡”和“家电下乡”热潮,农村墙面的价值也快速凸显。

3. 反思:农村的那面墙,未来将承载些什么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一些外墙上的各种男性健康医院、电商广告也因“影响村容村貌”,被“打黑除恶”、“脱贫攻坚”的标语覆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漂亮的文化墙,是现目前乡村治理环境的一大重要抓手,反之,商业广告会越来越不受“待见”。

与此同时,“电商下乡”和“家电下乡”热潮虽然时间就是几年前,可这几年,社会日新月异,淘宝、京东直接入住村庄,激活当地产业发展。有了“店铺的直接营销”,刷墙广告是否会成为电商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与此相对应的是,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公司也在瞅准下沉市场,相比于刷墙等传统媒体,互联网广告的优势在于能精准投放,大大提高了转化率,颇受广告主欢迎。

转变形式后的外墙广告,仍需思考如何将受众转化为目标客户,或者如何精准地打开他们的消费需求,产生黏性和良好互动,这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对于未来,农村的那面墙,未来将承载些什么,都是不可预知的,也是大家所好奇和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