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考研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而定义工作好与坏最关键的一个指标就是工资数。到手的工资能否弥补研究生三年的付出?传说的工资越来越低到底是真是假?下面我就以身边朋友的真实案例来告诉大家,985、211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工资水平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

互联网工资挺高

身边很多同学去了互联网公司,有人去做了后端或者前端开发,有人去做了算法工程师,有人去做了产品经理,还有人去做了运营。虽然岗位职责千差万别,但总体的薪资水平全部稳定在了20万以上,乍一听还是挺让人羡慕的。

一个211的同学,毕业去了某电商做产品经理,本科来自985,研究生去到了这个专业全国前三甲的院校,一所顶尖211,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期间一直做技术相关研究,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后来去了现在的公司实习产品经理岗位,最后就留在这家公司继续做产品经理,年薪22万左右。

一个985的同学,毕业去了某通信起家的巨头企业做算法开发,本科来自一所双非,研究生来到了本科院校所在地区唯一的985院校,吉林大学。研究生期间一直做算法相关的研究,主要是视觉识别领域,后来那家巨头企业暑假来学校招实习,他有幸入选,并最终获得offer,再也没有去其他地方,安稳地做着算法开发工作,年薪32万左右。

大型企业也在突破你的想象

大型企业包括国企,合资企业和外企等,我们今天主要以国企和合资企业为主。在我们地想象中,国企一直都是中规中矩的存在,所以开的工资也是中规中矩,但随着物价的上涨,市场竞争的激烈,国企的待遇也在不断提升,甚至有些国企能够给到的薪资会突破你的想象。

一个211的同学,毕业去了一家车企做研发工程师,本科也是211,研究生就继续读了本校的研究生,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期间一直做汽车发动机相关的研究,他未来的规划也是去到一家顶尖车企做这类相关工作。后来他通过秋招季招聘,来到现在供职的这家顶尖车企,做起了发动机研发工程师,年薪在15万左右。

一个985的同学,毕业也去了一家车企做研发工程师,他本科是来自一所双非院校,研究生保研到了一所东北的985院校,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期间做汽车材料相关研究,后来招工作,就想到车企来实现自己关于汽车的梦想。他先是通过暑假实习,来到了现在这家公司,后来实习转正,被分配到了汽车安全部门,年薪在17万左右。

公职人员依然以稳定为主

除了去企业就业,很多专业的同学,即使读了研究生,也并没有很好的相关企业能够给他们舞台去施展才华,并且拿到理想的薪资。所以这部分同学把目标瞄向了公务员,但公务员的竞争压力比较打,所以这只是一个备选方案,还多了人才引进计划和选调生作为备选方案。

一个211的同学,毕业去了林业相关的岗位,是通过人才引进的计划, 本科是一所双非,学习园林专业,后来研究生考到了一所211,依然是学习园林专业。但是由于专业限制,以及专业发展尚未达到一定的高度,所以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岗位能够符合他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他选择还是以稳定为主,回到了家乡,成为了公职人员,年薪预计为6万左右。

一个985的同学,毕业去了审计相关的工作岗位,是通过选调生进去的,本科也是985,学的是通信专业,因为是女生,不想起早贪黑的干研发,所以选择了当前的方向。

整个过程也是十分波折,最开始参加的是省里的选调,后来被调剂到市里,现如今在省会城市尽职尽责地做一名审计人员,年薪预计为8万元左右。

通过以上六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没法普遍的说出985、211的薪资水平究竟是什么样,但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就是高薪还是主要聚集在互联网、金融相关领域。其次是,国企的薪资水平在逐年平稳上升,但和高薪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公共职位,更多的还是稳定为主,薪资还是处于一个非常普通的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