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东方风格的色调,铺满地面的六字真言,梵音弥漫,将中国思想的圆、屈、收融入舞蹈创作中,用中国的方式讲述一个从生到死、再由死向生的轮回观念……近日,国内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带着自己的新作《春之祭》,给厦门的观众带来全新的多重感官的冲击。
10月29日下午,杨丽萍作为受邀嘉宾,在由集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厦门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厦门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集美文艺讲堂”开讲,与大家分享她的艺术人生。
1舞出“孔雀”人生
初见杨丽萍,是在她的作品《孔雀之冬》。舞台上的她,化身孔雀,灵动、耀眼,指尖细腕的微妙语言,传递着大自然生命的生息。
有人说,杨丽萍是一个善于用肢体语言表达艺术的灵魂舞者。凭借悟性与天赋,她开创了“孔雀舞”的先河,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舞蹈语言。
舞台下的杨丽萍,如同她演绎的孔雀一样,独特而优雅。对于杨丽萍来说,孔雀是“特殊的存在”,是“生命中重要的符号”。在她眼里,孔雀是大自然中最美的存在,每片羽毛、每个动作都是那么高雅。
对于现在跳孔雀舞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她表示,其实每一次都很不一样,自己用毕生的精力与孔雀为“舞”,每一次上台都有一种仪式感——在“孔雀的生命之中”跳舞,对自己来说,这更是一种修炼、成长、体验生命的过程。“在舞蹈的世界里,没有标准动作,更多的是每次和角色做一个交流,感受它的生命和体验。”
2诠释“东方”之美
当同龄人开始过上退休生活,年过60的杨丽萍却依旧在舞台、导演、编剧的角色中来回切换。在舞蹈的世界里自由探索40多年的她,如今已经很少在舞台上跳舞,更多的是把精力放在编导上。从创作到展现,从服饰到妆容,每一束灯光的变换、每一个音乐节点的爆发、每一个演员的定点走位,每一个小细节她都事无巨细地操持着,那些看不到的付出她都倾尽全力。
今年她携自己的作品《春之祭》登上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和莫斯科国际当代舞蹈艺术节,将极具东方特色和个人标签的作品,一路从云南跳到国际舞台上,再次将中国文化以舞蹈的方式带进了世界殿堂。《春之祭》是由美籍俄罗斯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此次杨丽萍重新演绎的作品中充满中国元素,却呈现一个世界性国际审美的作品。如此颠覆性的作品汇聚了国内外优秀制作大咖,美术指导由曾获奥斯卡最佳美术奖的叶锦添担任;作曲由何训填操刀。她亦直言,“刚接到这个任务时其实挺害怕的”,但这场“春天的献祭”,在杨丽萍团队的“改造”下,已然成为东方的献祭。
3探索“艺术”世界
对于艺术之路的探索,杨丽萍从未停下脚步,更是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沉浸在对艺术美的感受和世界的对话中。
她的创作,包含着实验性的探索,除了和灵魂、生命之间的对话,更多的是人性的思考和社会的写照。在《十面埋伏》里,你能看到数万把寒气逼人的剪刀悬于空中,寓意生命的红色羽毛铺成血海,琵琶拨响,迅速被带回穿越千年的血腥斗争中。杨丽萍觉得它特别代表人性,十面埋伏、步步为营,虽是2000多年前的故事,却也是我们现代人时常面临的境况写照。《春之祭》里,在演员脸上画上佛眼,暗示着睁眼、闭睛其实是观赏者心里的眼睛,要用心才能感知世界,启迪内心智慧。
她说,凡是艺术都来自生命、来自情感,“舞蹈不是我的职业,而是我对世界观察和对话的窗口”。
导报记者 何莹 吴舒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