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4日电(谢艺观)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1月1日发布电子烟“网售禁令”后,目前电商平台是否已下架?11月4日,记者调查发现,除苏宁易购外,多数电商平台并未下架电子烟产品。

多家电商平台仍在销售

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

11月4日,记者登录多个电商平台发现,苏宁易购已将电子烟下架,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仍有电子烟销售,包括Rlex悦刻、YOOZ柚子、MOTI魔笛、铂德等主流电子烟品牌,某些品牌还参加了双11优惠活动。

多家电子烟品牌客服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收到电子烟下架的通知。

有客服表示,在实时关注此动态,如有收到平台方下架意见,将立刻执行。有客服同时强调,有线下实体店,用户届时可在线下门店进行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一边喊支持政策,却一边在售卖

根据上述通告,两部门还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政策发布后,悦刻、柚子、铂德等多个电子烟企业曾发布声明宣称,坚定支持互联网电子烟禁售政策,停止在网上销售。

不过,4日记者登录电商平台发现,一些电子烟品牌的店铺并没有主动关闭。其中,铂德官方旗舰店还在销售页面播放宣传视频,并打出“送铂德送健康”的字眼。

线下没有未成年禁购措施,小学生陷入沉迷

线上渠道不能卖,线下渠道如何规范?在多家媒体的暗访中,各地的线下销售渠道依旧没有有效禁止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的措施。广州海珠区某小学周边的杂货店店主说,他卖的电子烟,就是“吸着玩”的,现在校园里很流行,有一些小学生也开始接触电子烟

电子烟国家标准尚未出台,随意买卖现象亟待改善

中商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电子烟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从2014年的年产6亿支左右增长至2018年的年产22亿支左右。作为新兴业态,电子烟大多以数码产品的面貌销售,长期游离于监管之外,号称“有助于戒烟、无焦油、尼古丁含量低,比传统烟草更健康”,销售上也不同于传统的烟草专卖制度,谁都能卖,谁都能买。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胡清源介绍,电子烟除了含有传统烟草的有害物质尼古丁之外,在加热传送气雾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衍生的有害物质:

“在抽吸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里面都包含有一定的有害成分,比如说重金属,比如微量的就是镉、铅还有铬,对人体都会造成不同的伤害,另外里面还有特有的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商平台仍“顶风”销售

截至记者今天上午发稿,记者仍能在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搜到电子烟产品,几乎涉及IQOS、Juul、Rlex悦刻、IJOY爱卓、MOTI魔笛、卡瑞尔gippro等市面上所有主流电子烟品牌,不少品牌还醒目地标注上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字样。

为何明明有“即日起敦促”的通告,电商平台仍“顶风”未下架?对此,记者询问了阿里、京东、拼多多及苏宁易购平台,发现各大平台的态度均十分暧昧,彼此颇有“默契”地选择保持沉默,没有做出公开回应。

“通告针对当前互联网向未成年人宣传、销售电子烟的现象进行明令禁止,从渠道上堵住了未成年人购买电子烟的重要源头,降低了电商平台对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的宣传诱惑,也客观上提醒了市场应谨慎对待电子烟产品。”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盘和林表示,互联网禁售电子烟是强化规范的重要一步,但电子烟市场的蛋糕之大,让各大电商平台即使在措辞严厉的通告发出后,仍显得“恋恋不舍”,迟迟不肯下架电子烟。

既然电子烟同样有危害,甚至其危害性超过传统卷烟,所以有必要为电子烟立法。目前,新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已经把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也补充了禁止吸电子烟的规定,其他一些城市也应该效仿,以压缩电子烟危害空间。

除了线上、线下禁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以及部分城市立法控制外,国家层面立法也要加快。比如正在修订中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把电子烟写入。再如,正在制订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及相关控烟条例也要控制电子烟消费。此外,还要控制电子烟产业发展——只有当我们不依赖电子烟的贡献,才能真正下决心对电子烟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