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期,国运衰落,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清国似乎就已经跌下世界的神坛,而不再是神秘的东方强国,天朝上国。而随之而来的列强对清国的欺压,也使清国逐渐丧权,逐渐成为帝国主义的瓜分对象。
清国虽然只有数百年的历史,但由于处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巅峰期,因此也搜刮剥削了很多财富。这也造成普通百姓生活极为困苦,生产力落后,各家各户都只能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而更悲惨的也是卖身于地主的佃农佃户,长工奴仆,他们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多少,还要不断忍受地主的剥削。
老百姓这样的活着,都只是浑浑噩噩过日子,更别说有心情关注国家大事,世界局势了。而对于地主,他们的自私自利,更多的还是不断地剥削,不断的买地,不断的扩大宅院,再有余钱,他们更会去买个官做。对,当时的清朝,就是这样的昏暗,官员都可以买卖,更别说其他了。
而作为清朝的实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到底在起着什么作用?
在以往的正史和野史中,都明显提到的一点就是慈禧骄奢,在国家兴亡之际还挪运军费修颐和园,以及花费大量国库金银财宝为自己修陵寝。甚至,为保护厚待八旗子弟,不断给分发食禄。当时的清朝,只要是满清贵族,都有爵位和宅院,这也许也是统治阶级的一种福利了。
可是,为什么,有四万万同胞,占据世界人口四分之一,GDP占据世界三分之一的清政府,在面临西方列强时就显得那么懦弱了呢?我们有元帅大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我们有淮军,湘军,以及八旗军,新军,整体规模至少也是百万之数,为什么就抵抗不了区区一万的西方军队呢?
这还是得从当时的实际统治者慈禧讲起。慈禧太后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是咸丰皇帝的嫔妃,也是同治皇帝的生母,光绪皇帝所称谓的亲爸爸,众臣子尊称的老佛爷。她虽然是最高统治者,但却主要是通过制衡之术来平衡朝廷的权力划分。当大元帅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时,曾国藩手握重兵,当时对于慈禧来说这非常危险,于是她也派了众多眼线时刻监视着曾国藩。
曾国藩是汉人,也是汉人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能臣,他为人是当时百官之典范,学士之标杆。因此也就突破不了儒家思想的约束,最后只能渐渐交出兵权,在家休养。其实那是倘若曾国藩振臂高护一声,:“推翻清政府,建立汉人政权的新政府!”我想肯定能成功,因为当时的百官,尤其是汉臣,的确都是以曾国藩为首,曾国藩也曾是帝师,是李鸿章等名臣的老师。
也许是慈禧太后御下能力比较强,这次几乎能够颠覆政权的危机竟然就这样轻轻飘过了。后来的时代,就到了李鸿章的时代。慈禧太后视李鸿章为亲信,其实也没有多亲,只是一种给臣子的印象罢了,而作为有宰相地位的李鸿章,当然也不会傻到全部唯慈禧太后听之任之。所以说,当时的朝廷,能够始终稳定下来,与慈禧的手段也离不开。
后来在慈禧大寿时,因为只要是当官的,几乎都要给慈禧祝寿,也在此时由于官场上的一些矛盾,本来交付海军的军费也被当作寿礼用来建颐和园。而当时的中国,正面临来自亚洲的威胁,日本。日本逐渐的侵蚀朝鲜,也在不断靠金钱等手段买通清政府内部官员,使朝廷上下并没有把日本视为威胁、敌人。当时的清国,仍然在以亚洲,远东代表自居。但是,世界的局势,并不像以前那样缓慢,于是,清政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那就是甲午海战,清朝败了。这对于清朝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为了挽回局势,清政府派当时的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去和日本谈判,但日本作为胜利国,自然咄咄逼人。李鸿章又用老办法,找英国人,法国人帮忙说话,可是,这两国看到连日本都打败了中国,自然不会再像以往那样相对重视清国,而是看为一只待宰的羔羊,或是一盘大蛋糕。因此,甲午战争后,也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慈禧对此也非常焦灼,正好此时义和团出来闹事,看到义和团实力强大,而且被吹说义和团人刀枪不入,这也让慈禧看到了希望,她也不愿让自己一直看不起的洋人作威作福,于是,毅然决然向八国宣战。可是,当八国联军再次侵入皇城的时候,一切梦都破了,在先进的炮火面前,一切阻挡都是一片散沙。
至于什么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其实慈禧也愿意看到这一切成功,但却又不愿有人取代她成为清朝最高统治者,所以也就与变法新政的初衷相违背,也就难以成功。慈禧作为末代统治者,虽然不愿清朝覆灭,但由于与西方列强的几十年交流,也发现西方并不是真正要颠覆清政府。因此,慈禧也就不再恐惧所谓的王朝颠覆,而是用中华物力来作为清朝稳定的交换。这样,清朝还在,慈禧自然也能够继续做最高统治者,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只是,她还是想得有点简单,并没有考虑到整个中华,因此,清政府也难逃覆灭的命运。当然,这一切,慈禧本人没有看到。直到去世,她依然享受着几乎与历代皇帝相当的待遇。
文|锋朔
图|网络
锋朔有文原创出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