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天,一篇名为《流浪到鹤岗,我五万块买了套房》的文章忽然刷了屏。
这是鹤岗这座祖国东北部的边陲小城,今年第二次荣升全国网红城市了。
第一次是今年4月。鹤岗被爆出2万元不到就能买下一套房,举国哗然。同期,“收缩型城市”的概念正式提出,鹤岗作为典型样本,举国关注,成为了这一轮中小型城市房价走势大讨论的暴风眼。(复习可点→棚改腰斩!再说一次,不要碰三四五线…)。
当时,许多业内人士都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撤离三四五线,去高能级的城市,千万不要买收缩型城市的房子。
然鹅,在大家视线之外的另一股力量,正在暗流涌动。
一个月之后,一位浙江舟山的南方小伙揣着5万多块身家,翻山越岭,逆流而上,坐了一整天的火车,闯入了这座平静的东北小城,只用了几天时间就置办下了一个77平方米的家。 他在百度贴吧“流浪吧”晒出全程图文直播,房子有着明亮的大窗户,是家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万元置办的家

半年后,他的行动才忽然被全国人民所看见。
他是孤例吗?局姐去看了下流浪吧里其他的帖子,风格是这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开始知道,真的有这么一群被大城市高房价所苦的年轻人,宁愿离家万里,去寻找一个地处偏僻,但房价便宜的小城,只为拥有一个真正自己的家。
局姐再去看了下安居客上鹤岗房价的走势,惊讶地发现——鹤岗房价从年初的低潮至今,居然一直在稳步小幅上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流浪吧里,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小城阜新,房价也已经开始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催生了一连串很有意思的话题: 高房价,真的有在催生集中的逆城市化吗?
那些我们平时标签为“收缩型城市”,“衰退型城市”的地方,房价到底有多白菜?这儿的楼市会因为房价便宜,生活成本低廉,迎来新的春天吗?
这些三四五线小城的房产,能入手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看看,那些房子白菜价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还是拿鹤岗来举例。
这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曾经位列“四大煤城”之一。这座城市也经历过房产的牛市。在此前2009-2011年那轮牛市中,投机客的炒房热情喷薄而出,一部分房子的价格高达6000元/㎡,风光无两。 2011年,鹤岗资源耗尽,进入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支柱产业凋敝,人口开始大幅度流出,去了提供更多工作机会的高能级城市。
这也是城市化的一贯方向。
拉出近几年的鹤岗人口数据,可以看到,人口净流出的趋势,不但没有改变,甚至越来越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上加霜的,是四万亿时代开始的棚户区改造。
这一轮改造造出了远超刚需需要的回迁房,每个家庭手上基本都有两套以上的住宅,于是,鹤岗楼市彻底进入供大于求的阶段。 产业垮了,房价垮了,可是生活还得继续。作为曾经风光的煤城,拥有百万人口的地级市,鹤岗背靠大兴安岭,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生活成本不高,街头小馆子十块钱可以吃饱,也算是岁月静好,安宁闲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鹤岗街景

遍布全国的轨道交通没有抛弃这座收缩中的城市,高铁正在修建中,3年之后实现高铁直达。
如果非要说教育,这儿甚至拥有一个全国百强高中,每年都有好几个牛娃可以上清华北大。
和鹤岗情况类似的城市,还有很多。
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首次提到了“收缩型城市”的说法。 有数据显示,中国有三分之一国土人口密度在下降。2007-2016年之间,我国660个城市中,80多个城市出现不同程度的收缩,占比高达12.1%。
这其中,有一部分城市是在“流浪吧”中被反复提及的,包括安徽铜陵辽宁阜新甘肃玉门……他们同样是曾经的重工业基地,同样有着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因为资源枯竭而凋敝,同样人口严重流出…… 在这些地方,如果说几万块的房子有点夸张,十几万二十几万的房子,找找总是可以找到。
拉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拉一个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就大概能懂,在哪些城市,有希望找到这种基础设施不错,又有超高性价比的白菜价房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是哪些人正在逆着城市化的洪流而上,去购买这些白菜价的房子?
在火遍全网的故事里,买房的网友叫李海,是个海员。每年在海上漂半年,在陆地上呆半年。在陆地上这半年里,他是自由的,可以随时躺尸——至少,不需要朝九晚五,坐在写字楼里打卡,不需要考虑公司的地理位置。 他父母离异多年,早已疏远,没有亲族压力,无牵无挂,中华大地哪儿都能去。
他单身,没有妻儿,不需要考虑妻子的工作,也不需要考虑孩子的教育。 对他来说,只需要在中华大地上寻找一个舒适的地方,就可以过点真正平淡幸福的小日子简单点说,房子有水有电有暖气有网络,下楼有饭店有影院有菜市场有购物中心,就已经足够了。
这一切,鹤岗都有。而且,还有低廉的房价和生活成本。

这一切,吸引了他,也吸引了不少情况类似的年轻人。
李海自己是这么说的:
“我问过中介,中介说鹤岗本地人一般都有个两三套房,来买房的十个人里八九个都是外地的。房子这么便宜,又没有年轻人做工,鹤岗的房租五百到八百一个月,都没人租的。”
中介一个月能卖十几二十套房,来买房的外地人都是从广东、湖南、湖北、四川这种离了十万八千里的地方来,很多都是不用在当地找工作的,像是设计师、游戏代练、网上兼职、开淘宝店的……”
互联网时代,甚至是刚刚到来的5G时代,催生了一大批这样的年轻人:

单身无娃,独立疏离,收入不高,工作通过网络完成,不考虑在本地就业,生活不受地域限制,买房不考虑投资转手,不用考虑教育配套…… 买房,于他们而言,意义就只是“有个家”。他们回归了居住的本源,是真正的,房住不炒的践行者。
这样的一群购房者迅速下沉,涌入了收缩中的三四五线小城,成为中国特色“逆城市化”的重要力量。随着他们的进入,鹤岗的房价已经被推高,炒家跃跃欲试,但收缩型城市的新一波投资红利真的来了吗? 未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讨论一个正常发展的城市房价的涨跌,通常讨论的是政策、供需和金融,但是,涉及到收缩中的城市,有着比这一切更重要的一句话:

“房运即城运”。

因为一个城市公共服务的真正支撑,是它的财政状况。

同样是收缩型城市,甘肃玉门“因油设市”,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油田,新中国第一个石化基地,也诞生了“铁人”王进喜。

随着开采了近70年的石油资源日趋枯竭,玉门市陷入经济萧条,从地级市退回县级市。2003年后,玉门市政府与玉门油田的办公地址相继离开玉门老城区。玉门老城区彻底坍塌成一座衰落之城。

在去鹤岗之前,李海曾经去玉门考察。他看到的,是这样的景象:

“几乎是空城,商品房整片整片废弃,没有人,什么都没有,所有的楼房都是空的,门也没关,小区门口的大铁门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玉门一套六十多平米的房子只要两三千块钱,有的楼水电都没有,有水电供应的地方条件也不好,水质差,经常停水停电。

房屋证件倒是都齐全,但是二十公里范围内连一间卖东西的小店都没有,想买菜都要跑很远,这怎么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门被废弃的住宅

产业迁出,人也随之迁出,巅峰时期,玉门老城区的人口接近20万,如今只剩下2万。当大规模的收缩开始出现,无论是什么样子的基础设施,都难逃被废弃的命运。

而对于鹤岗这种城市而言,虽然基础设施运转良好,可以凭借低廉的价格吸引一部分人,这群人并没有带来任何产业——他们的产业根基存在于互联网,虽然能提供最基础的消费,却无法振兴产业本身。

有没有可能“转运”呢?

纵观全球城市发展,从收缩型城市转型成功的例子确实不多。做法无非有三种:收缩城市、投资拉动和升级拉动。

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重工业城市扬斯敦在2005年选择了“收缩发展”:

首先承认扬斯敦是个更小的城市,再在新的地区经济中重新定义扬斯敦的角色——改善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根据这个规划,扬斯敦缩小城市面积,把原有工业用的水道改造为供居民休闲娱乐的滨水带,更新改造大量闲置废弃地为城市绿地。

但是,舒适的环境没有吸引像样的产业。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扬斯敦陷入历史性大衰退,规划夭折,人口流出。2010年,每一千个住房,其空置率几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

同为昔日重工业城市的底特律,曾经是辉煌的“汽车之城”,是美国制造业的象征和骄傲。当面对城市收缩,底特律选择了“投资拉动”:

规划了大量投资项目,包括会展中心、体育场馆、博物馆、商业办公楼等,甚至想通过兴建公共交通设施来振兴城市经济。

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并未吸引人口和产业,反而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2013年,底特律破产。

另一部分城市采取了“城市升级”的策略。比如说德国的凯泽斯劳滕,当军事领域工作岗位的减少后,在前军营地区开发建设了PRE工业园。成功从“锈带”城市转型成为了德国的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中心,同时还是大学城和足球之城。

如果你抱着投资的心态,想在一个收缩型城市买一套房,可以好好想想,你投资的城市,有转型升级,重新站在时代发展尖端的机会吗?

当然,如果你只是手握几万块,想找个宜居的小城,那么,买吧。

毕竟,这笔钱在一线城市,估计连个厕所都买不到。在这儿,你可以获得一个完整的家。

生活嘛,当然“最紧要是开心”。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