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难免会经历辞职空档期出现社保缴费中断的情况。

而如今,社保作为我们的基础保障可以解决很多生活和医疗方面的问题,社保一旦断缴,不仅会对参保人的缴费年限核算、待遇领取等"长线"结果产生影响,对于一些城市的参保人员来说,短期内的买房、买车以及落户计划也会有直接影响。建议大家最好避免出现社保中断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可以在下家公司选择补缴,不能补缴的可以自己去人才中心缴纳"个人社保"

“职工社保”如何转入“个人社保”?

职工社保:针对的是针对日常的上班族,由企业和个人分别缴纳,国家强制缴纳。

个人社保:并没有个人社保的标准概念,通俗来说,以个人身份缴纳的社保,可分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城乡居民参保",由个人根据自身意愿来进行参保。

具体来说"职工社保"转入"个人社保"可分两种情况:

  • 第一种情况:由"职工社保"转"灵活就业参保"
  1. 1. 若由于企业改制、破产、因个人原因辞职等,造成的无法继续缴纳"职工社保",为防止社保断缴,可以考虑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缴纳社保,根据不同的缴费档次,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自主选择。
  2. 2. 同时,当个人找到了新的工作后,也可以很方便的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转为"职工社保",实现社保缴纳的连续性。
  3. 3. 当退休后,也可以合并计算社保的累计缴费年限,不会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计算和领取。

  • 第二种情况:由"职工社保"转"城乡居民参保"

前面说过,城乡居民社保包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虽然可以转,但是小编不建议这么做。因为在享受的医疗和养老待遇上差别会非常大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与城乡居民参保的区别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我们可以理解为能够"以个人身份缴纳的职工保险" ,必须缴纳三险,包括养老、医疗和失业三险。但是费用方面和企业职工保险有所不同(具体每个地区社保制度以及政策可能不同),有不同的缴费档次可以自行选择,不过养老保险计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和企业职工都是相同的。

城乡居民社保包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者可根据居民需求自行选择单独缴纳或共同缴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两者在缴费方式、缴费金额和享受待遇上都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 从缴费方式上来说,两者不同之处:
  1. 1. "职工社保"里,个人按月缴纳费用。
  2. 2. "城乡居民参保",个人按年缴纳费用。

  • 从缴费金额来说,差异比较大:
  1. 1. "职工社保"里,根据不同缴费基数,个人一般每月需要缴纳500元~4000元不等,每年合计6000元~50000元左右。
  2. 2. 而"城乡居民参保",医疗部分每年200元左右,按档次,养老部分每年缴纳100元~5000元不等。

  • 从享受的医疗和养老待遇上来说,差别较大:

医疗待遇,"职工社保"医保大概能报销70%~80%左右的医疗费用,而由于缴费水平的差异,"城乡居民医保",大概仅能报销50%左右的医疗费用。

养老待遇差异更大,由于职工养老金的计算与社会平均工资挂钩,现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平均也在3000多元,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即使按最高档5000元缴纳,按15年计算,退休后大约养老金每月仅在700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家规定每个人只能选择一种社会养老保险,也就是说如果你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不能再参加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同理,如果你参加了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也不能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种保险的年限是不能够累加的,不能重复参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因为社保和买房、买车资格挂钩,一旦由"职工社保"转"城乡居民参保",将会自动失去以上资格,所以一定要慎重。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限制更小的方式,也就是委托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为自己挂靠缴纳社保。这种社保就跟您在单位上班交的是一样的,包括五险(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和失业),而且必须是五险一起缴纳才可以,不能随意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