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二十四孝图》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描绘历代二十四个孝子行孝的故事集。玉雕师黄日富以此为蓝本,选用惠东玉为载体,创作玉雕版的《中华二十四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祖父的熏陶教育下,“孝”的观念深深扎根进在黄日富的内心。儿时就极有绘画天赋的黄日富常在家乡寺庙、祠堂内绘制壁画、神明和祖先像。一朝一夕、一点一滴的浸染、渗透中让他对孝道、孝行有了切身的体会,而家乡祠堂至今留有黄日富绘制的《二十四孝图》。玉雕作品《中华二十四孝》也是他对儿时的回味和内心孝道的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呈现最好的效果,在选料上,黄日富颇为用心。从近百块颜色丰富、质地细腻的惠东玉中,精选出24块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惠东玉。“惠东玉色彩丰富多样,主要以黄红为主,符合人们对中华传统色彩的审美喜好,质地温润细腻,用于创作24个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是最恰当不过的。”黄日富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质的惠东玉是创作的基础,在情节的截取上则是黄日富对故事深刻领会的表现。具有代表性的情节画面,不拘泥于已有的绘画画面,又致力于还原故事的精彩场面,让观者一眼把握住故事精髓。布局设计合理,人物刻画生动形象,活动活现,则是雕刻功底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每一件都各具特色,人物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整套主题统一、玉雕师的精心设计和雕琢,使传统的家风美德故事焕发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气息。

创作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裁切整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创作过程中,黄日富几易其稿,为的就是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效果。

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孝感动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戏彩娱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鹿乳奉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里负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啮齿痛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芦衣顺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尝汤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拾葚异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埋儿奉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卖身葬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刻木事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涌泉跃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怀橘遗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扇枕温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佣供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闻雷泣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哭竹生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卧冰求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扼虎救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恣蚊饱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尝粪忧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乳姑不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涤亲溺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弃官寻母

这套作品在第四届琢越杯上,这套以传统孝文化为背景的作品,以其宏大的题材、精湛的工艺、用心的选材获得评委的青睐,被评为金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琢越杯晚会这件作品背后的评的过程也披露,作者上台分享

这里插一个小插曲,在是否评为金奖的问题上,几位评委有不同意见,引发了不小的讨论。尽管二十四孝是贯穿整个大历史,是一个大题材,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刘东这这一点上对题材创作,有些考虑和顾虑,认为其中的故事有的并不符合现在的道德观念和推崇的方式,比如“埋儿奉母”“恣蚊饱血”等,在晚会现场也表达了一些不同于其他评委的看法,在评奖时认为评为金奖并不合适;

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虽认同刘东的看法,但他认为作品创作的出发点和几千年来我们所追寻的孝文化是我们推崇的,与作者有共鸣,认为《二十四孝》重在表达“行孝”的观念,在当下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几位评委的表决,最后以多票赞同评委潘惊石的看法,入选金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日富居中,左为潘惊石,右为刘东

晚会中,创作者黄日富也表达自己创作的初衷,在当时创作中对这方面没有考虑太多,对评委提出的看法和建议有需要值得在未来创作中有思考和借鉴的经验,对往后的方向和思路都会做更多的考虑,让作品赢得更多的掌声。

——名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日富,字旭升,福建客家人、弘石坊主。国家一级/高级技师。幼承祖父艺术熏陶,对书画、雕刻情有独钟。

现为广东省玉石雕刻大师、广州工艺美术大师,佛山工艺美术大师,全国玉雕行业“优秀人才”,贵州名匠,罗源玉雕名师,广东省宝协岗位技术能手标兵、广州荔湾“十佳异地务工人员”、福建玉石雕刻师。

作品擅长以先民奋斗史、乡土风情表现爱乡爱国情怀;手法独具匠心、作品意境深远。从艺以来,近两百件作品,屡获百花奖、天工奖、神工奖等国家级奖项、省市级金奖、入选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

工作之余,还从事室内外景观设计,研究两岸民间族谱、参与宗教文化艺术创作,作品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福建电视台、佛山电视台和网络媒体、报刊杂志引用转载。

宜将拙手雕万象,愿以冰心付艺林。

对于《二十四孝》这套作品,你又有什么看法呢?

如何看待两位评委的点评?

欢迎在下方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