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

甘谷县庆祝第二十个记者节暨表彰大会

文|冀城晨光

11月8日晚,甘谷县庆祝第二十个记者节暨表彰大会隆重举行。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县融媒体中心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来自原广播电视台退休职工代表、新闻媒体系统、自媒体以及社会各界友人等共计100余人参加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春 摄)

这是新时代新形势下全县新闻媒体工作的总结大会。大会的召开是对甘谷新闻媒体事业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对记者行业辛勤劳动的尊崇与礼赞,更是对新时代甘谷县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规划与展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春 摄)

记者节的背后,是新闻媒体事业肩负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光荣的职业总是与辉煌的历史相伴而行,记者节是对承载着中国新闻媒体事业光辉历程的纪念与颂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春 摄)

01

光荣的职业

记者,泛指新闻从业人员,即编辑、记者、主笔、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发行人员的总称。或专指外勤记者,即新闻机构中专门从事新闻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他们永远在路上,不畏艰险,直击现场,直面热点,聚焦时事热点,追踪新闻动态。

记者是社会信息的传递者,社会现象的观察者,社会舆情的引导者。他们传播科学思想和先进文化,直面社会现实和事实真相,肩负公平正义与社会道义,既要引领社会价值观,又要反映人民的呼声,他们冲锋在历史洪流的浪尖潮头,记录历史发展的每个步伐。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对社会历史的基本认知和印象,记者是一个光荣的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闪《我和我的祖国》(李春 摄)

02

记者与新闻事业的历史渊源

记者”一词,宋代就有,袁燮 《江阴军司法厅壁记》:“予以为书姓氏,列岁月,此记者之常体尔。”此处“记者”一词的含义是记录者。“记者”一词具有新闻属性,最早见于《清议报》 (1898年12月在日本横滨创刊)第七期。另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907年)第二回:“新小说社记者接到了死里逃生的手书,及九死一生的笔记。”这些都清楚地表明现代意义上中国记者的诞生。毫无疑问,中国记者是在世界潮流影响下诞生的,而现代意义上最早的记者已经在16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诞生。

人们习惯于追本溯源,东西方都从报业的发展入手,追溯新闻事业的发端。西方人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60年创办的《每日纪闻》,是一块树立在元老院门口的木牌,相当于今天的公告栏。凯撒大帝遣人将《每日纪闻》内容写在布匹上,抄送至各省政要,西方以此作为报业发端。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有类似形式,称为《邸报》,出现更早,沿用时间最久,所以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中国。

邸报,中国古代政府机关对皇帝上谕、诏令、奏章等政治情报的文书抄本,供各级官吏参阅。也叫邸钞。邸报产生于汉代,沿用至清代。期间名称虽有变更,但性质未变,是封建王朝传达政令和地方官吏了解朝廷政情的工具。

邸,中国古代地方官吏朝觐天子在京城预置的宅第。《说文》:“邸,属国舍也。”颜师古曰:“郡国朝宿之舍之在京师者率名邸。”由战国时诸国客馆发展而来,汉诸郡王侯为朝见而在京都设置的住所。邸馆设有专司抄写的记事官,称“邸史”。

邸报内容由中央机构(唐朝为门下省,明清为内阁)拟写,抄发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有关信息,再经六科给事编录成报,于当晚定稿,称“晚帖”,次日送发邸报。各邸馆抄写后即刻发回本省。

明代邸报形式日臻完善。由通政司专门负责《邸报》的编发工作,发行日期日趋稳定,形成国家性新闻刊物。明代邸报的另一项重大进步是崇祯十一年(1638年)实行活字印刷,改变了以往手抄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嘉靖八年邸报,第一甲状元

邸报的传送由全国驿站承办,自汉唐至明清,称为邮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邮驿图

可以看出,封建时代的邸报是有中央王朝专门机构负责的,是政令之外的政情渠道。

03

中国现代记者与记者节的光辉历史

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的基本问题是救亡图存,中国记者在乱世中诞生。旧中国记者,身处历史漩涡难以自安,面对国民政府的腐朽统治,他们不得不联合起来,维护自身权益。1934年8月,杭州记者公会向全国新闻界发出通电,倡议定9月1日为记者节,得到业界积极响应,9月1日,杭州、北平、等地的新闻界举行了庆祝活动。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中国记者毅然以笔为戈,积极投入这场伟大民族解放斗争中。在上海主持党的南方工作的周恩来同志十分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重要作用。在周恩来同志的倡导下,由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羊枣、恽逸群等同志筹备成立新闻工作者统一战线组织,1937年11月8日,“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在上海宣告成立,是中国记协前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期的青年记者协会

1949年,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备委员会同15个全国性人民团体及民主党派一起发起了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明确提到记者节。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

04

新时代甘谷新闻事业新征程

回望历史,镜鉴今天。中国新闻媒体事业,自《邸报》算起,大致经历了三个时代:

第一阶段:自汉唐至清末,以《邸报》为代表的封建王朝官办舆论工具,舆论高度集中于中央王朝。

第二阶段: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现代新闻媒体产生和发展,官办民办媒体共同发展,多种舆论导向互相斗争。

第三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媒体事业获得空前发展,在党的领导下,新闻媒体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新兴行业。

以上三个阶段是根据中国新闻媒体事业的时代和性质进行的划分,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属性。其中新中国成立后,即第三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革命与建设时期,纸质媒介等载体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以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介占主导地位为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时期:新时代以网络为主要媒介,大数据应用广泛、全媒体迅速发展为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前,甘谷新闻媒体事业就处在以全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机遇和挑战并存,主要表现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与更新换代,主流媒体的品质提升与舆论导向,新媒体主体自主发布与快速传播等。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新闻媒体事业进入了全媒体时代,而且发展迅猛,势不可挡。由此社会热点传播生态发生变化,自媒体新闻功效也显现出来,素材收集与播出时效远高于传统媒体。另外,各行业专业专属自媒体也迅速发展,媒体受众被多种媒体介质吸收、分散。当然,还存在不规范的自媒体行为,也需要规范。凡此种种问题,都预示着在空前的发展机遇到来之时,甘谷新闻媒体事业需要在纵深发展中阔步前进。

甘谷新闻媒体事业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问题,即处理与中央媒体关系问题,与商业平台的关系问题,与新媒体关系问题。在做好自身转型升级的同时,处理好三大关系,其实就是坚持党对新闻媒体事业的领导,处理好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域内媒体舆论导向。

媒体融合发展是新闻媒体事业的一次革命。甘谷县以“记者节”为契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甘谷新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承前启后,是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做出的实质性举措,具有超前意识和引领发展的远见和胆识,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宣言。向社会明确传递出甘谷媒体融合发展,将遵循政治属性与传播属性并重的基本原则,确定全媒体时代党管媒体的基本方针,在此前提下,主流媒体将引领县域区域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甘谷县庆祝“记者节”开启了新时代的新征程。

撰稿:冀城晨光

摄像: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