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在邶-深度访谈视频

IN-DEPTH INTETVIEW

王在邶先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简单而平淡的简历更不足以说明他的经历和内涵。他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继而又升入本科继续深造,并于1967年毕业于鲁美工艺系装潢专业。之后在邶先生长期从事设计工作,并在环境艺术、雕塑、平面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等领域多有建树。直至1999年临退休之际,先生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在设计界的地位和事业,将全部的身心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将他几十年的理想、学识、思考、经验都倾注在油画创作中,可谓厚积而薄发。

思想决定艺术,

而不是技术。

因为艺术不是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 在 邶

Wang Zai Bei

王在邶1940年生于辽宁省灯塔市。

1959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6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装潢专业。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作品七次在全国获奖。曾任全国广告评审委员会委员。1999年开始从事艺术创作。作品多次参展并获奖。多幅作品被收藏。

1.您今年5月份的“战马”艺术个展中提到的一个关键词“一个时代的精神战马”,可以给大家解释一些这个词的深层内涵吗?

我的作品中马比较多,我也喜欢马。马,我认为是伯乐相马、千里马。

在我心目中,马就是人才,现在讲就是人文知识分子。所以说我画马这个精神,就是表达人才的精神。也可能是我喜欢鲁迅,或者说鲁迅是我的老师。因为我是鲁迅美术学院的,鲁迅的精神其实也是民族的战马精神,我很欣赏他对民族深刻的剖析和硬骨头精神。我画战马,本身是离不开鲁迅精神和人文知识分子以及龙马精神,它们是融为一体的。我画马本身,其实也是画我的自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图一》

180×180cm

2016年

在展览的时候,策展人学术主持他说:“王老师您现在这个年龄了,您的这劲儿也是战马,那咱们这次就起名战马吧。”

我说:“好啊!我喜欢战马精神,艺术上我也追求战马精神。”

艺术它就是力量,艺术说穿了也是一种战斗力,所以说我觉得战马精神指引我前进。但是我通过绘画战马的画面,也去激励观者和这个民族用龙马的精神,振奋地去建设国家和走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图二》

150×180cm

2016年

2.是一种什么精神支撑您近80岁了,仍在孜孜不倦的钻研艺术创作,可以介绍一下您的艺术创作历程吗?

热爱就是老师,我从小就喜欢艺术。

这说来也巧,我的命运改变就是在我初中三年的时候,我复习的时候想当作家,想考辽宁大学中文系。正在复习的时候,有个同学叫郑成立,他说:“在邶呀,你看看这个报纸。”我一看是鲁迅美术学院附中的招生简章,我一看还有这学校吗?我不知道这个啊,我说要不按这个就参加考试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代》

2013年

我们有四个人,在59年参加美术学院附中的考试。这4个人唯独我考上了,念了三年附中以后,62年我又考上鲁迅美术学院工艺系装潢专业,念了五年,赶上文化大革命。因为文化大革命,并没有按照67年毕业,是68年毕的业。后来就到部队了,毛主席说知识分子要接受工农人民再教育,我接受的是兵的再教育。待了整整一年,然后69年9月份,我们就从北大荒部队回来了。回来我就分配到本溪市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然后一年以后我就调回沈阳搞设计,后来到了辽宁省的议政厅搞设计。在设计过程当中,我获获得过八个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题》

2018年

99年我就寻思我自己画画吧,在画画开始的当天,我自己就告诉自己:“王在邶画画不卖画,将来画好了进美术馆、博物馆。”然后我订了三年、五年、十年计划。到了第十年,美术学院院长韦尔成一看我这画儿好,就请我回去要搞个展。第二年就是文化部看我做的不错,就在作品集里发表了我的作品。

我开始画了一年到两年,那时候不是太懂油画,我就买的画板用丙烯画,话说如果按鲁迅美院学院派那种思想画画,就是一些工艺系的点、线、面,装饰美。我画完了以后,感觉内心的装饰美好像不是我的东西,怎么也画不来我内心的东西。

接着第二年或者接近第三年的时候,我看到一本书就是《毕加索 马蒂丝论艺术》话语录,这俩全是大师。看完以后我醒悟了,毕加索的一句话就把我点破了:我画的不是真实,我画的是我的“认为”。

“画认为”我认为是思想,是观念、是形而上,这“认为”不是摆在那的东西。后来我又看毕加索的作品,我就在想:什么是大师啊?大师是不是把这事物,能画错的人是大师啊?!画对的,不是大师!画对的,就是照相机的办法。画错了,就是认为。

那时候我就感觉到:思想决定艺术,而不是技术。因为艺术不是技术。

接着我又看毕加索的几句话说:艺术是破坏的结合,只有不断的破坏,最后才是作品。但是我们过去在学校学时候怕破坏,总是想把完整美好的东西都留下。所以毕加索说:艺术通过谎言,接近真理和表现真理。所以说只有破坏以后,或者画的不是真实的、现实的眼中的东西以后,才是现实世界当中背后的真相,也就是真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图》

2016年

这时候我再开始画马的时候,内心就想:这个马不能画的像标准的马了,画真马是不行的。我就想到画马应该是画马的精神,马的本质就是:人才知识分子背后的那种骨气和具有知识分子的那种使命感、忧患意识、最后是一种担当精神。画的马就是一种担当精神:对真理敢担当,对正义敢当担,对民族事业敢担当。担当精神其实就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感,所以说你的思想决定你作品的质量和命运。

画画是修炼人格,也应该向知识分子靠齐。这种修身养性不是古代那种文人所谓的修身养性。在深山里谁也不得罪,画点儿画自己欣赏,那是你的是自我价值。知识分子做的东西是有民族价值的,有社会价值,拿现在讲的全球化它有世界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图》

2016年

3.您如何定义自己的绘画风格呢?

中国的绘画我觉得最主要就是写意,中国的画是意象的,西方的画画是科学的。西方的绘画讲求近大远小,要求透视、色彩、光影变化,其实这些都是有了光学以后产生的,属于印象派产生的绘画特点。中国的画没有科学,但是中国有一种从过去的神学,然后到玄学,到老庄的哲学,它是一种意向去分析社会、宇宙、自然。

因此我的画受西方的影响,但是毕竟我知道中国这种意象不是具象,这种意象不是照相机的结果,是自己脑子里头思考后的感受到的结果,它不是你真正用去眼睛看到的事物,是你感悟以后的形象,所以中国的艺术很自我,很主观,他更注重的是自我的情趣。

在我的画里,也有东方的意象,我认为就是阴阳平衡和玄学当中的那种神秘感。中国在很深邃的文化当中,思考、活动。它不是焦点透视,它是游离的,好像怎么透视都行。我认为西方的科学、论证式的艺术原理和中国这种意向的玄学互相平衡,天然合一。中西结合以后,画面就会更丰富,更玄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方白》

2017年

我在鲁美学院学习的色彩基本上都是西方的色彩学,包括透视学,设计学。后来我通过画画以后就知道了,色彩是带有情感的,我就抓住了情感在总体上的大调,用色彩的主旋律、主色调来决定画面的情感走向。因此在我作品当中的色彩,也有东方的黑白灰,也就是中国的水墨。我画画就是以黑白灰为主,加上一点黄色或者是红色或者是蓝色,但主调还是东方国画的这种大写意方面的情调和情感。

我就是靠情绪靠情感画我这张画,我的情绪、情感、真实......想怎么整就怎么整,不去照本宣科的画。我真正画画的时候,色彩就是我的情感,我想怎么表达、我想怎么构图都行。一般我在画画的时候,都在颠覆过去的思想。常规的,我把它破坏了;传统的,有时候也不要了;别人有的,我也不追求。我画画就是想画一种陌生感。我的作品出来以后,应该给人的感觉是别人没有,唯独我有,这个时候我就会把他留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题》

2017年

我画的画应该说都说属于我的专利,我不能去复制和临摹别的东西,不能克隆别人,我内在的思想就是要别开蹊径,不走别人的路。宁可是别人说不好,我也非得做这个东西不可。

到现在中国人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也看不起毕加索的画,也看不明白他的画,但是毕加索是世界第一,全世界都承认。艺术最后是国际化的,当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最后整个艺术的范围还是全人类的眼光,是普世价值;不是中国这个价值,是世界人民的价值,是世界人们的共同的理想和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月》

120×120cm

4.现在的美术界,整体状态都比较浮躁,能静下心来真正钻研艺术的人越来越少,您怎么看待这个美术现象?

人性的命运肯定是大多数的老百姓和弱势群体都是比较痛苦的、挣扎的,包括我画的马也是在挣扎。

马的挣扎(在现世中的表现)是因为对人才的迫害,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清朝的文字狱,中国的反右,也包括文化大革命。所以说整个中国知识分子和文人命运,一直都是悲惨的,因为中国的文化是皇权文化。皇权要用这些奴才,你不能随便反对我,所以我就得收拾你,让你服气。这就说起57年文革时候进牛棚等等,这都是最致命的伤害。知识分子被迫害,我这个年龄的感受是很深的,有很多悲剧。现在国家逐渐正常了,邓小平说科学是生产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音》

120×120cm

这幅画是在我童年时的家乡里,我喜欢吹笛子,我就画一个壮年的农民,在春天这还没绿的黄土地上画吹笛子情景,标题是《乡音》。这是我对童年的回忆,对家乡的回忆。最近要我回家,家乡相约请我搞个展,这也是家乡父老对我的培养或者说也是我向他们的回报。

因此这幅画本身是表达我自己对童年、对家乡那种怀旧的情感。但是我画的办法不是用正常的写实方法,看似这里有点不太正经,或者是不太对。如果都对了,那就是照相机了,不对了才是艺术,所以我就觉得,当你真实的把心里的爱和那种情感演绎成画的时候,你要有变化,你要有破坏,要有主见,但是这才是真实的。

5.古今中外涌现了很多艺术大家,您认为什么样的环境才能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家呢?

中国有些口号,比如说艺术为人民服务。有些时候都误解了,其实我认为艺术服务的不是迁就所有人的审美,也不是跟着大众走,而是更好的提高老百姓的审美,不降低标准,这个民族的审美意识,文化艺术的意识就能提高。

有些人就误解了,说老百姓喜欢的,喜闻乐见的什么牡丹啊、梅花啊......漂亮好看。其实艺术不是美,也不是漂亮,艺术是真实,因为艺术它不能撒谎。你什么样的人格,你就表达什么的画面。

所谓的为老百姓服务是为着民族艺术提高的服务,不是狭义的为贫下中农服务。其实那只是中国的一部分,是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大中华这个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题》

2015年

艺术作品必须和时代同步,也要真实,才能够引领艺术往前走。艺术应该是走在群众认识前面的,艺术家也是走在前面的人,不是跟着老百姓的审美亦步亦趋的。但是有些人还那么强调画写实,画的特别像,我特别不感兴趣。因为照相机能办到的事,你还继续画,那这就是一种落后意识,你没有引领艺术,而是倒退,包括某些写实的超写实的。在某一个历史阶段可以准许,但是一旦作为提倡,我觉得就误人子弟,包括学院派那些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逝》

2017年

6.今年的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网上有很多褒贬不一的评论,您怎么看待这届全国美展呢?

全国美展是参展艺术家,包括作品都是在表达体制内的事,体制内无形中他们受到一定的制约,或者说一定的条条框框。有些人就是想参加美展,参加几次后变成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有名了以后还可以卖画,可以涨价。所以说他们有些人想参加全国美展的目的不是特别单纯,就是为了进协会当会员,将来名利双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俑人》

120×120cm

因此我认为全国美展的作品质量之所以底下,就是一些人画画的起点不对,再有就是为了要全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名头,他画的东西必须得考虑上头需要啥、评委喜欢啥。而不是考虑民族喜欢啥、时代喜欢啥、艺术本身需要啥。这需要有个人的那种思考,因此这些作品它不是时代的证明,没有大格局,都是小家意识。他也不是知识分子身份,如果不是知识分子身份,这就是一般人的身份。一般人能够领导民族吗?一般人能领导世界吗?一般人都是随大溜跟着走的,真正知识分子才引领世界前进,也引领艺术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忆》

120×120cm

所以说参加美展这些人的思想、身份和成分也不高,另外他们要求的是另外一些利益,大家都迎合上边,他就产生了这种作品。因此我觉得全国美展的作品相当不好,我看完很悲哀,我也觉得很无奈,国画我一看都像一张画出来的。

所以我不清楚这些艺术家或者这些画家是通过画画达到什么目的呢?你真为艺术,那你就会不考虑别人的眼光,不考虑别人的需求,也不考虑评委的口味,你会真正考虑艺术本身的品味、方向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马图》

2016年

7.艺术大家吴冠中先生曾说过:“有的人左右逢源,既在体制内拥有权力,又享受市场的好处。但在这样一个泥沙俱下、垃圾箱式的环境里,艺术家泛滥,空头美术家、流氓美术家很多,好的艺术却出不来了。”您怎么看待这个美术现象?

我看了全国第13届美展以后,尤其是看了这些油画,我就感叹说感觉全国美展怎么做的是一个政策的一个解释呢?一个这宣传政策它不是艺术的本质,艺术是表现自己思想和个人内心的真诚。应该画自己喜欢的画,不是画社会喜欢的画;我画个人的画,不是集体的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图》

2017年

现在真正要想画出好作品,不是在体制内的,我认为是在体制外的。体制外的人,他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有独立的判断力,有追求艺术的本质。很多人都说大师在民间,美协这个方面很难出大师,甚至出不了大师,因为思想高度不够。思想决定艺术,思想高度不高,你能有好艺术吗?

所以说艺术家最大的责任就像鲁迅一样,应该改造自己,提升自己对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你才能画出和时代相配的作品,或者是超越时代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图》

2018年

我特别崇拜吴冠中,吴冠中现在在中国美术史上是最有思想,最敢于破除传统的思想禁锢的一位大家。可以说中国为什么大师少呢?就是受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的影响。

我崇拜吴冠中,一个是因为他的思想,他有很多话都让我特别震撼,他说中国画院都是养一群不下蛋的鸡;他也说到艺术不能给政治单位,我很佩服他敢说真话。另外是因为吴冠中也很喜欢鲁迅,他说一百个齐白石也不如一个鲁迅,这虽然是一种比喻,但他也真正是在中国文学上的一面旗帜,是大师,除了鲁迅没有另一个人了。鲁迅在过去是一面旗帜,现在是一面旗帜,将来也是一面旗帜;他是关中真正的艺术家,是中华民族艺术的代言人。

最后感谢汉辰艺术给艺术家提供这个机会,我也愿意不断努力做出好作品,和你们共同分享和感受,谢谢你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辰艺术APP”隶属于汉辰文化发展集团旗下专业艺术传播平台。专注推广中国艺术名家,作品赏析、展示交易、视频教学、抵押融资,以汉辰投资集团的金融基因,打造最权威的艺术品投资交流平台与在线艺术教学平台。

主编:雪松

责编:小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