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许多发明得不到国际承认,尽管史书上白纸黑字地明确记载,但苦于没有考古佐证,被外国学者认为证据不足。

比如这项技术,我国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发明,可国外学者却认为,它是从印度或者其他地方传入我国,并非中国人所发明,直到一惊世文物的出土,才彻底堵住了国外学者的嘴。

话说上世纪70年代,河南淅川县一处工地上,工人们在施工时,偶然发现了几座古代的墓地。工人们觉得这些墓地非同寻常,于是连忙上报文物局。文物局立刻组织专家前来考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这几座古墓确实特殊,其历史上都在二千年以上,专家最后判定,这几座墓都是春秋时期的墓地,距今已有2500多年。

通过挖掘,专家们进而断定,这几座墓地的墓主人生前身份都极为尊贵,因为墓地出土了多达几千件文物。不过,专家们的考古经验都极为丰富,对各种各样珍贵文物司空见惯,挖掘到葬品如此丰富的墓穴虽然高兴,但也较为平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对2号墓地进行清理时,一件精美青铜器的发掘,却让专家们欣喜若狂,比乞丐中五百万大奖还兴奋。那么,这究竟是一件怎么样稀世珍宝,能让见惯了奇珍异宝的专家也如此激动呢?

事实上,专家们看重这件精美青铜器,并非因为它价值连城,而在于铜器的铸造工艺。

这件铜器名为“云纹铜禁”,属于西周早期的工艺品,重90多公斤,长度超过1米,高约29厘米,上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主要用作尊、卣、壶类酒器的器座,类似于现在的茶几。而它的制作,正是采用的传说中的“失蜡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蜡法也称“熔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中国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发明此法,但一直得不到国际承认,如今云纹铜禁的出土,以事实否定了国外学者失蜡法由外传入中国之说,让国外学者哑口无言。

由于云纹铜禁不仅工艺水平让人叹为观止,价值珍贵,而且历史意义非凡,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