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第二届中新合作服务贸易创新论坛暨首届金鸡湖现代服务业峰会在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会议中心开幕。作为主论坛的重要环节,三位服务贸易方面的领导和知名学者为与会嘉宾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演讲,与大家一同探讨如何在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服务贸易。

自由贸易试验区必将为服务贸易带来灿烂的春天

演讲人黄奇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由贸易试验最重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为服务贸易创造了条件,所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必将带来中国服务贸易大发展的春天。”主旨演讲一开始,黄奇帆就对未来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表示强烈信心,他介绍道,新世纪以来整个世界货物贸易发展是进入了缓慢的增长期,但服务贸易却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大体上达到了10%左右。

为什么这18年世界的服务贸易能够比较快的增长?究其原因,黄奇帆通过详实的案例、生动的表述缓缓道来。他说,主要原因是贸易格局、跨国公司的发展战略以及价值链清算、结算过程中各种价值链枢纽集成能力发生了变化。

回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不难发现,相比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18年的总量算下来平均增长15%。“中国的服务贸易从2000年的时候1000亿美元不到,现在到了7690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的服务贸易国。”

“这些成绩的取得并不能让我们太高兴,因为中国的服务贸易还存在着五大问题。”演讲中,黄奇帆“语出惊人”,引起嘉宾对服务贸易未来发展的好奇与关心,“其实这五种问题的要害不是员工业务能力不够,也不是机构运行不佳,而是营商环境、制度规则不够开放,所以我认为我们要努力改变贸易结构,真正实现开放。”

“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表现为财政上的,税收上的优惠政策,表现为一个开放的环境,它是一个没有铁丝网境内关外地区。”根据黄奇帆建议,未来自贸区发展可以在放开“三单合一”,产生贸易量;吸引进出口货物关联的三大服务贸易——物流、结算、保险一类的公司到自贸区注册;鼓励和支持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这三链服务的公司在自贸区内注册离岸账户;扩大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市场化开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时代的互联网形成数字贸易的中心等方面实现突破,带动服务贸易大发展。

“对中国来说,已经通过货物贸易的发展成为了世界贸易大国,但要成为世界贸易的强国,还需要靠什么?靠服务贸易。”黄奇帆表示,我们要认识到今后的世界货物贸易的增长还是缓慢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服务贸易比较快的增长趋势会继续存在。所以,若想推动服务贸易不断增长,要见项目、见法人、见场景、见效果、见集群。“总而言之,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只要围绕自贸试验区用足、用好、用活各项举措,今后十几年中国的服务贸易会继续10%以上的速度增长,而且我们结构性的问题都会逐渐解决,最终实现服务贸易到2035年翻两番!”

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战略思考

演讲人裴长洪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咨询委员会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商智库理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黄奇帆副理事长所说,从世界环境来看,货物贸易增长趋势是有所停滞,但是这几年来服务贸易增长的势头确实很快”,裴长洪与黄奇帆的观点大抵相似,他进一步补充道,“现在服务劳动的可贸易性在增强,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服务劳动的可贸易性在提高、增强。”

近几年,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服务贸易的内生动力也在增强。那么服务贸易具体指什么呢?裴长洪介绍说,“服务和服务贸易更多的像非产品性,没有物理外观,没有化学形态的那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比如说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健康、家政,就会成为服务业的新行业和新的服务贸易的内容。”

随后,裴长洪从消费结构的变化,城市化发展变化,国际化发展等角度分析服务贸易的新趋势,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开放深度不够的问题。针对下一步服务贸易发展的方向,他表示,未来一方面要扩大开放,进一步减少贸易的限制,另一方面要加大应用新技术的开放,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推动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在全球发展领先。

扩大服务贸易开放,打造中新合作新起点

演讲人顾清扬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加坡非常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在货物贸易方面在全世界排15,而在服务贸易方面排第10。”来自新加坡的顾清扬带领与会嘉宾回顾了新加坡服务业伴随制造业发展的历程,描述了新加坡在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中的策略和相关的一些做法,并且对中新合作,特别是围绕自贸片区发展这个合作方向指出了若干合作方向。

他说,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关键特征就是科技发展,特别是数字、网络经济,这个发展是时代的特征。中新两国可以通过新的贸易手段实现更大规模的双边进口、出口服务贸易增加,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进步。新加坡的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中新(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这些国家级平台,在开拓市场的同时,放大政策红利,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中国的企业也要主动走到新加坡去,利用新加坡的平台了解世界的发展以及世界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最新进展。中新两国也要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大力开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等方面的合作。

谈及如何加强中新两国在服务贸易方面的合作,顾清扬表示,单个企业力量是很有限的,政府、商会应该起到桥梁的作用,把有愿望但是没办法碰头的企业牵在一起,携起手来建立操作层面的机制。总结中,他说道,服务贸易附加值非常高,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也是中新两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如果把服务贸易跟国家整体发展挂起钩,使得人民生活真正富裕起来,首先要倒逼制造业转型升级,其次要倒逼营商环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