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抱怨:学了那么多年的会计,基础会计、中级会计、财务分析……学了个遍,可是走入职场,感觉什么都不会,是学得不够好吗?

关于这些网友所说的问题,其实并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今天,就跟诸位朋友聊聊这个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初入职场

初入职场的小白,感觉什么都不懂,这其实是一种幻觉。假如把你和一个没学过的会计的一起放在会计助理的岗位上,做每个步骤的工作的时候,你只需要领导提醒一下,基本能勉强完成,但是没学过的人是短期内怎么提醒都会非常痛苦的。所以说,表面上感觉什么都不会,其实在校学习的效果还是有的,什么都不懂只是一种错觉。

二、不适应感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世间何止三百六十行,三千六百行都不止,每个行业的特点不一样。比如商贸流通企业主要是进销存的核算,比如生产制造业主要是成本核算,比如银行业主要是存贷理财的核算,比如保险业主要是收费理赔的核算,凡此种种。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行业所需要使用到的会计知识侧重点不尽相同,而在校期间主要着眼于基本的、普遍的、常规的理论知识体系构建,而非专门针对某个行业培养人才,因此短期的不适应是正常现象。

三、行业特点

即便是同一个行业,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说生产制造业,有飞机制造、航母制造、牙签制造等企业,不同的产品制造有不同的特色,所采用的具体成本核算方法又是不一样的,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各有应用,得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所以还得继续学习所处行业的核算特点。

四、实战的重要性

在企业里,经常要完成大量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动手——整理、书写、装订原始凭证,要做到美观、大方。然而现在的时代,大量使用电脑,写字写得好看的人越来越少了,会计电算化后,手工记账会的人越来越少,记账后续工作比如整理原始单据 ,装订凭证之类的在学校也很少学。

学了很多准则条文,但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内容很多人都忽略学习了。所以说,要把这些手工性质的基础工作做好,还的经过实践的锻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耐心与细心

在企业里,经常要做各种各样的数据表,我们可以把每一件小任务称之为“小项目”,既然是“项目”,那么这个数据表应该是有体系的,要做到完全准确才符合工作的要求,只要有一个数据错了,这次任务就不算完成,每天犯一次这样的小错误,在领导心中就会留下你就是粗心大意的印象。

因此,如果从小没有养成把每一件小任务做好的习惯,那么在工作的时候不是这儿错了一点点,就是那儿错了一丢丢,内心烦躁不已,更加增加了不适应工作的感觉。

为什么学了那么多会计知识还是不会做会计?

六、职场相处

学习,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与老师交流,不和同学来往,或者说虽然要来往、但是不按照正常的人际交往规则,于是就导致毕业之后在职场中与人交往障碍。须知,工作之后,要经常和同事、领导、税务局、工商局以及其他部门的人员打交道的,此时如果说话做事还保持校园的风格,也许你自己没觉得,其实早已经把别人得罪了。

七、实际应用

还有的人在学校学习倒是挺认真的,但是对若干知识点没能理解透彻,因此导致实际工作时不知所以然,比如坏账准备的计提,虽然在学校学得好好的,针对某笔应收账款要计提坏账准备,但是在企业里却是按照账龄分类,然后根据账龄计提不同比例的坏账准备,针对个别特殊、重大应收账款则是单独计提坏账准备。虽然在学校没能完全应对实际工作,但是基本逻辑有了,领导点拨几句话之后想必是没有问题的。

八、基本办公软件的熟练性

再说一点吧,还有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原因,Excel基本操作能力严重欠缺,领导让制作个表,惨不忍睹,做个数据分析,加减都要错位,这就是自己的问题了,不过这也不是不能弥补,只要多多使用Excel,多多学习、探索,要不了多久就能掌握基本操作能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就是税法学的少,会计和税务不分家,税务没学好的童鞋在日常工作中也会卡壳,所以,还得多学习税法相关知识。

学了那么多年的会计,为什么仍然不能做好会计?

还有其他一些没说清楚的,朋友们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分析一下,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遇到问题不气馁,努力提升自己,终将会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会计人员,七七在此也祝愿大家都可以在职场上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