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江苏南京发生多起学生家长被骗案件。犯罪嫌疑人潜入家长微信或QQ群中,将头像和昵称设置成与老师相同的,冒充老师称需要交纳实习费等费用,并通过发送收款二维码等方式骗取钱财。

目前,南京警方已立案侦查并开展系列工作。

1

案情概述
市民高先生的儿子刚上高一,家长和老师们便建立了一个QQ群方便日常联系。 近日,群消息提醒“庞老师”发来通知: “各位家长中午好,本学期学校通知收取学杂费、资料费共580元。 请各位家长通过扫码的方式进行缴费,付款截图发群里备注学生姓名。 ”高先生立即按要求扫描二维码转账了580元。
直到真班主任庞老师发现问题并在群内澄清,高先生和各位家长才发现被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案例不止一起! 为什么家长会纷纷打钱? 为什么不法分子能频频得手?

2

套路详解

一、如何混进班级群?

1、不法分子直接在QQ内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即可出现大量公开的群聊信息,申请后方可进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有些学校在家长群的运营安全上较为松懈,班级群QQ号(老师的微信号、QQ号、手机号)直接写在黑板上或对外公开,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不法分子获取学生信息后,伪装成学生家长添加班主任QQ/微信,通常会备注为“xxx学生父亲/母亲”,由于学生众多,许多老师并不会挨个核实。 添加成功后,不法分子会要求老师将其拉入班级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获取相关信息后把自己伪装成学生家长,并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 由于很多群聊设置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怎样冒充班主任?

一旦成为好友或群友即可查看对方的头像、昵称、群备注等信息。 只需下载头像、复制昵称即可快速创建高仿账号,迷惑性极强。
私聊效果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群聊效果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如何防止被真的班主任发现?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 不法分子往往会挑选上课、午休等时间段下手,利用时间差,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收费方式

1、群收款
该功能较为“方便”、“快捷”,且金额固定。 许多家长见老师发布通知都会立即响应,收款率较高。 同时由于群聊的“真实性”,很多家长并不会有所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支付宝、微信收款二维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银行卡转账

不法分子直接在群内公布银行卡号,让学生家长汇款。 此类收款方式较原始,且操作不便。

五、怎样防范?

1、添加好友时候注意核实对方身份,备注信息可作为参考,但不要完全轻信;
2、不随意向他人推送微信群的二维码,并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
3、注意查看可疑人员的微信号ID,高仿号一般会复制头像和昵称,但ID无法频繁修改,可以此核验对方身份。
4、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学生、老师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5、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

又是怎么处理的?

留言提醒更多人!

来源:南京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