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9年清朝和沙俄签订了一份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根据这份条约,中国割让了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等大片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条约的签订,是清朝通过战争的形式把沙俄拉到了谈判桌前。中国用大片土地换回了这个区域上百年的和平,可围绕这份条约的故事却没有结束。明明清朝胜利了,却割让了大量土地,还十分满意。可战败的沙俄,明明占尽了便宜,为什么却总认为自己吃了亏?

《尼布楚条约》直到现在还饱受国人的诟病,很多人认为中国在条约中吃亏了。这也难怪,毕竟打了胜仗,可弄得自己要割地,这和晚清时期的中法战争没什么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法战争中,中国取得了胜利,可结果却按照法国人的要求签订了条约。虽然两份条约当时的环境不一样,不可相提并论,但给人的感觉签订《尼布楚条约》也有点“沙俄不胜而胜,吾国不败而败”的意味。

殊不知,沙俄对这份占尽了便宜的条约也不满意,在他们看来,这份条约完全是不平等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俄国人有这样的态度并不令人费解。虽然这种观点极其荒谬,跟本无视当地在古代和当时的历史传承。但我们还是要弄清楚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首先在俄国人的理念中,吃到嘴里的一定是自己的,他们可不管这个东西本来的归属。在当时,俄国人已经推进到黑龙江流域,在黑龙江沿岸的雅克萨等地建立了据点,他们认为清朝跟本没有实际控制这里。既然占领了那么就属于自己,所以在雅克萨之战中,清军赶走了他们,这让他们非常不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他们非常不满没有侵占黑龙江流域,内心极度不爽,因为占有了黑龙江流域,俄国人就能在远东站稳脚跟,就能走向海洋。而条约规定了边界,让沙俄不得不停下了扩张的脚步,这让俄国人非常愤怒和不甘。

最后,在当时远东的力量对此来看,沙俄处于劣势,毕竟他们跨越了千山万水,来到这里并不容易,还没有站稳脚跟。而清朝本来就是从东北起家的,即便入主中原距离也不是太远,况且当时的清朝正走向巅峰,所以俄国人始终认为是清朝倚强凌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实际上清政府确实也很无奈,毕竟刚刚入主终中原没多久,反清复明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康熙实在是太忙。

更多的是西北的准格尔汗国势头强劲,大有统一北方蒙古部落的趋势,而背后就有沙俄的影子,康熙实在是不愿意到处树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俄国人的态度也并非都是如此,还是有一些明白人了解这个条约的来龙去脉。这个也没有对错之分,完全是站在本国立场考虑问题而已,只不过拥有如此观点的俄国人似乎忘记了他们侵略别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