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灯光交汇,在简陋的舞台上,唱着一出出曲目。没有演员,只有声音和舞台背后的纸人。白幕背后,一个个纸人翻转跳跃,加上唢呐的激情,和艺人的配音。一出简单却有精彩的戏曲应运而生,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白幕后面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影戏,是中国戏剧的一种,也是我国固有民俗技艺之一。又名影子戏,最早诞生于在两千年前的西汉,传说是因为汉武帝思念李夫人成疾,有人便看其亡故之情,取海底神石,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置于轻纱缦中,用灯光照射到布帐上。后人加以宣传模仿便有了皮影戏,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传说。发展到清代,皮影戏便进入了繁荣时期,不止如此,还从皮影戏中衍生了很多其它的戏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影戏,和它的名字一样 ,用皮制作而成的影子戏。主要是依据表演形式而取的名,指艺人操纵用畜皮、硬纸等不同材质制作的影人,经过选皮(牛皮最佳,羊皮次之)、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这八道工序缺一不可。

而制作的内容多少传统戏剧或神话中的人物,比如《西游记》和《白蛇传》就是皮影戏经典节目。再利用光源将影人的形象投射到白幕上进行语言表演,并配以音乐伴奏,伴奏多以唢呐为主。这样一出皮影戏就展现在观众的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去皮影戏本身的戏曲价值,在艺术方面它也有所涉及,原材料的制作需要好的绘画功底 这样最后表现出来的人物才会栩栩如生。皮影就是结合了绘画,文学,音乐于一体的戏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去材料本身的作用,后台的艺人便是唱戏的关键。他们要有灵活的指头把影人的动作表现出来,是就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才会让观众有想看的欲望,其次还需要精湛的唱功,把人物刻画得更完美,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当你在台前看到收放自如,声情并茂的表现背后是艺人艰苦的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拉一扯一唱,在艺人的手中皮影人物就活了过来。演出的时候,艺人不仅手上操纵多个皮影,还要说、念、打、唱,就连脚也要制动锣鼓,同时把握不同皮影人物的神态,让每个皮影人物,都有自己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很少再见到皮影戏的身影了。人们无聊时就去电影院,看别人上演的喜怒哀乐 已经全然忘了还有皮影的存在。只有在特定的场合,它才会再次绽放自己的魅力。灯光交错的背后,一幕幕场景又慢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