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老师在教育上的困扰不是父母管得太多,而是父母管得太少。

不管孩子多大年纪,不管孩子几岁,在孩子的教育上,主体永远是父母,而不是老师。

父母给孩子的教育才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父母才是孩子人生路上永远的导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教育若真的只靠老师,那就太耽误孩子了

父母总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交给老师,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全部仰仗老师了。

于是父母总是对老师说:“老师,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

可是,孩子的教育哪有那么简单,父母又哪有那么好当!

老师能给孩子知识,但是不能给孩子习惯;

老师能让孩子背诵课文,但是不能让孩子爱上阅读;

老师能教孩子的做题,但是不能教孩子做人;

老师能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严师,但是不能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亲情;

甚至老师实在管不了了,还可以跟家长说:“对不起,你的孩子我实在无能为力”,而当父母的,谁又能说这样的话?

老师不是万能的超人,学校不是万能的殿堂,父母需要在孩子身上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需要在孩子身上承担的教育和责任,一点都不能少。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过:家庭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父母若缺席了孩子的教育,再资深的老师也无能为力,再好的名校也徒劳无功。

因为贯穿孩子一生的教育,最要靠的,就是父母!

02、老师只能陪孩子走一程,父母才是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家长的却能影响孩子一辈子!”

幼儿园的老师陪伴孩子度过幼儿园时期,一年级的老师陪伴孩子度过一年级,二年级的老师陪伴孩子度过二年级。

数学老师负责教孩子数学,语文老师负责教孩子语文,英语老师负责教孩子英语。

每个阶段孩子都会遇到不同的老师,每个老师负责的教育内容也有所不同。

而父母,孩子还是一个婴儿时,你们是孩子的父母,孩子是个学生时,你们是孩子的父母,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时,你们依然是孩子的父母。

孩子的生活父母要管,孩子的学习父母要管,孩子的品德教育父母也要管。

显而易见,贯穿孩子一生的教育,最要靠的就是父母,也唯有父母,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我们总说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什么是起跑线?父母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花了多少心思,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孩子的成绩会告诉你,孩子未来的成就会告诉你。

03、有些东西老师教不了孩子,父母必须言传身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我们当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就对了。”

在孩子的教育上,最不能推卸责任的就是家长。

怪孩子不听话。

怪孩子不努力。

怪孩子不争气。

从来没有天生的问题孩子,一切孩子身上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怪老师没水平。

怪老师不负责任。

怪老师没教学经验。

还是那句话,老师从来都是一样的教,从来都是一样的课堂45分钟,但是孩子学出来的效果却各有千秋,老师还能怎么办呢?

学习的问题老师姑且还沾一点边,可是孩子娇纵任性,孩子自私自利,孩子目无尊长,孩子道德败坏......

这些问题,也能怪老师吗?

每个人从生下来最早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受到影响最大的人也是父母,有些东西老师教不了孩子,父母必须言传身教。

父母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工作、生活、交际、为人处世,会对孩子产生非常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全世界,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每一个横空出世的孩子,都离不开父母的奋力托举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敌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次次考试名列前茅;

别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艺,钢琴舞蹈不在话下;

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体贴父母尊敬长辈......

在网络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却不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这句话用在很多父母身上也很恰当。

很多父母只看到了孩子的问题,只会对孩子提要求,却从来没想过,是不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言曾经说过:孩子的优秀,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不是每个孩子天生就优秀,更多的孩子,都是像最初学走路一样,需要父母躬下身,扶着他们一步一步迈步,直到能够独立行走。

这世上从来没有毫无理由的横空出世,所有的教育都是寂寞的,只有耐住寂寞坚定不移,育儿路上才能看到曙光。

每一段脚踏实地的努力,都是通往更高一级的人生轨迹。

每一个创造出奇迹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05、最好的教育,是老师像老师、家长像家长,学生才能像学生

总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我只想说:再优秀的老师,也需要家长的配合!

老师对孩子说,朗读并背诵全文,家长对孩子说,脑子笨的人才会死记硬背。

老师对孩子说,在学生时期,成绩就代表了一切,家长对孩子说,快乐长大就好,学习成绩不代表什么。

老师对孩子说,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家长对孩子说,没事你多睡会,我帮你请假。

老师对孩子说,犯了错就要被惩罚,家长对孩子说,谁也不能欺负我孩子,我找你们老师去!

这让老师怎么教?这让孩子怎么学?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家庭或学校的孤军奋战,更不是家长和老师互相对立,而是老师和家长互相配合,互相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优秀的孩子必然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产物,家校形成合力,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的打开方式。

一位资深教育专家曾说:“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就越成功。”

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关系是换位思考,老师和家长之间目标一致,相互尊重信赖,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师像老师,学生才能像学生!

在教育这件事上,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

(内容来源于网络,侵删!)